第1514章覲見(三)
再加上匈奴鮮卑羯氐羌禍亂北方,對中原文明產生了重大的沖擊,一度讓中原人的自我認知發生了混亂,一直到前隋才有了些撥亂反正的跡象,可惜前隋二世而亡……
大唐立國之后,上層貴族經歷了戰亂的洗禮,鮮卑等部族的殘余勢力遭受重創,民族融合漸近完成,李破執政的態勢也促進了回歸中原漢家正統的進程。
換句話說,這個時候的大唐正處于量變產生質變的臨界點上,人們的心氣將升未升,需要一場重大的對外勝利來進行祭奠和升華。
突厥,高句麗這樣的宿敵就非常合適,至于吐蕃,倭國,百濟等,都屬于通往大唐盛世的道路上的必要鋪墊而已。
像金德曼這樣的外來人只能看到些表象罷了,在中原大地上出現的那種俾睨天下,威服四夷的王朝也是幾百上千年才有一個,可遇而不可求。
…………
話題都很輕松,皇帝陛下言語舒緩,關切之下,妙語頻出,讓金德曼有一種和親近長輩交談的感覺。
當李破終于問到新羅國內均勢的時候,金德曼竟是再也提不起什么謹慎戒備之心,幾乎是知無不答。
可以說李破這些年的皇帝沒白當,就這說話的節奏,已然窺見了另外一重境界,即便是裴矩,封德彝那樣的老狐貍,他也能拿捏的住,何況是年輕的新羅女王殿下了。
從金德曼的回答當中,又加上杜伏威,崔敦禮等人的傳報的佐證,李破便能清楚的把握到,新羅政局穩定,并沒有什么人見金德曼年少,又是個女人,搬弄是非,欲取而代之。
借此也讓他對新羅人的秉性有了些認知,新羅立國已經很多年了,甚至于超過了中原的歷代王朝。
這和新羅人的風俗以及他們的性情估計有著直接的關系,不然一個女人當政,擱在中原,那一定會激起無數血淋淋的爭斗。
這些對于大唐而言,不好不壞,從當前局面來看,還是利大于弊的……
…………
“今年朕打算起兵伐高句麗,新羅應該早有準備了吧?卿覺得此戰時機如何?勝算又有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