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朕就是亡國之君大結(jié)局 > 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

      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

          考不考科舉?

          要是不考科舉,那隨便折騰,要是考科舉,就乖乖的到三司治所的廬州府、徐州府去考去!

          考舉人到底有多少?

          京畿北直隸地區(qū),共有一百三十五名定額舉人,僅僅順天府就有一千八百多秀才參考。

          而保定府、永平府、真定府、河間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共計(jì)有四千余人。

          五千多秀才爭奪這一百三十五個(gè)名額。

          這還是北直隸,南直隸每年近萬秀才,爭奪那三百多個(gè)名額。

          能夠考舉人只能是秀才。

          秀才是經(jīng)過了縣試、府試、院試三次考試能稱之為秀才。

          比如最簡單的縣試,三代之內(nèi)無作奸犯科者,方能報(bào)名,同考五人互保,作弊五人連坐;還要請(qǐng)本縣廩生做保,才能考縣試。

          縣試之后,就是府試還有院試才能當(dāng)秀才!

          秀才分為三等,廩生,增生,附生。

          其中廩生是成績最好的那批學(xué)子,公家按月給糧,見官不跪、不得用刑、不服勞役等等。

          廩生也是參加科舉的主要人物。

          增生和附生一般很少長途跋涉去參秋闈,路途遙遠(yuǎn),路費(fèi)昂貴,而且還容易出危險(xiǎn),廩生才有希望能夠考中。

          所以,當(dāng)陳鎰拿起魚符的時(shí)候,基本就代表他不打算再為拆分南直隸這事說話了。

          朱祁鈺拿回了那本奏疏,放到了袖子里,他的袖子里現(xiàn)在有兩本奏疏,一本是二十萬里水路的奏疏,一本是李賢遇襲的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