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朕就是亡國之君大結(jié)局 > 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一場始料未及的暴雨,在貝琳抵達(dá)惠山榕園寒草堂的時候,劈頭蓋臉的砸了下來。

          頓時,山、村莊、都淪陷在白茫茫的雨水之中,一片茫茫。

          這惠山榕園乃是私家林院,面臨太湖萬頃,背靠龍山九峰,以梅馳名天下,大約有八百余畝,比魏國公府和曹國公府還要氣派。

          還未進門,就看到了墻上寫著六個大字,善奉行,惡莫作。

          這不是大善人行善嗎?看,還未入門就已經(jīng)提醒家人們,不要作惡,要行善舉!

          貝琳從未來到過如此豪奢之地,在門前出示了信牌之后,走進了院落之中。

          這是讀書人的詩會,袁彬三人,讓他們殺人可以,讓他們吊書袋,他們就不大行了。

          所以,世上最危險的三人組,并未嚇到集會之人,因為錦衣衛(wèi),尤其是北衙來的錦衣衛(wèi),都會被攔在門外。

          但是貝琳是南衙人,一身的書卷氣,他拿的信牌是河南郡方氏宗譜》,堂號余慶堂,寧海方氏。

          寧海方氏,發(fā)端于漢時河南郡,到了唐時方彥升為河?xùn)|節(jié)度使,敕賜余慶堂,后來宋高宗趙構(gòu)衣冠南渡,咸隨駕至浙江。

          寧海方氏的起源為南宋御史中丞方宗祺。

          皇明鼎興,寧海方氏出有方景嵩,官至成都太守,更出有方孝孺,孝孺自幼精敏絕倫,位極人臣。

          沒錯,貝琳拿的牌子,正是方孝孺的家里,寧海方氏的牌子。

          寧海方氏不是朱棣誅十族了嗎?為什么還有余孽?!

          方孝孺的案子到底殺了多少人,眾說紛紜,但是寧海方氏的確還在,甚至方孝孺還有一個仲子活著,在玉山三十四都。

          「孝孺公孑遺子孫,幸有仲子逃至江西玉山三十四都,其時仆從俱多頂名替死。」

          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寫了首絕命詩對當(dāng)時剛剛登基的文皇帝朱棣說:「忠臣發(fā)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