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朕就是亡國之君大結局 > 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只眼

      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只眼

          “我們要做的是增加百姓可支配的收入,唯有如此,才會大肆增加對留供、流動資財的需要,最終增加固定資財的投入?!?br/>
          “如此方為長策。”

          朱瞻墡又提到了一個數字,四成,在投入之后,大約有四成的投入,會轉化為對留供資財的需求。

          還有一個關鍵的詞,叫做百姓的可支配的收入。

          朱瞻墡正在逐步的通過實踐,完善自己的利柄的理論。

          他的主攻方向是供給側的改革的廩盈倉,希望百姓的倉里全都是糧食,這是他取這個名字的期盼,而且陛下朱批了他起的名字。

          得到四成和可支配收入的概念,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開始的時候,朱瞻墡也走入了歧途。

          他認為是供給決定了需求,內地的供給之物,讓云貴的百姓生活變好。

          支持他這個想法的有三個支點。

          第一個支點,就是商品的價格可以讓貨物達到一定的平衡;勞動報酬可以衡量勞動的價值,可以自發性的調節勞資關系,可以調整勞動平衡。

          比如朝廷使用的鹽引、南北糧價、棉布價格等等,就可以促進南北糧鹽布的流動。

          比如陛下的農莊法、官廠的鯰魚效應等調節南衙日益不平衡的勞資關系,都佐證了這一點。

          第二個支點,則是貨幣只是單純的流動資財,是等價物,是媒介,商品的交換是一瞬間完成,則買賣交易在一瞬間完成,所以百姓們的消費是無限的。

          第三個支點,則是陛下曾經討論過的利息,利息可以調節固定、流動、留供資財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利息的多寡,可以決定資財的流動。

          以這三個支點,可以得到一個觀點,那就是任何商品的生產,除了滿足自身需求之外,其余部分都會用于交換,形成對其他商品的交換的旺盛需求,所以供給決定需求。

          這套理論如此的完善,甚至達到了完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