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費亦應解釋道:“原告都死了,自然沒人告狀了…”
朱祁鈺為之愕然,邏輯上而言費亦應說的很有道理,無法反駁,他笑著說道:“啊,也對。”
所以葉衷行的買賣才會這么好做,這幫人才會如此的迫不及待。
“陛下,臣有一些疑問不解,為何最后還是訂了五成,這抽分的比例太高了。”費亦應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上船五成,下船三成和上船三成,下船五成,在移民稅抽分上,并沒有什么區別。
但是這個先后順序一變,就立刻會打消一些人的外逃的積極性。
在費亦應看來,陛下沒有動用大軍把他們吊死在長江沿岸,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縉紳、勢要豪右、富商巨賈把持著大明大量的丁口,嚴重的阻礙的了大明小農經濟的蛻變,不利于當下大明國策的推行,尤其是勞保局的勞動報酬保障,他們總是在明里暗里、想方設法的降低勞動報酬。
三上五下,可以清理更多的肉食者,大明也能募集更多的善款。
五上三下,則會阻礙一群立場不那么堅定,逃跑態度不那么堅決的肉食者。
朱祁鈺上下打量了下費亦應說道:“只要他們在大明一天,他們就還是大明的子民,朕還是他們的君父。”
“你能明白朕的意思嗎?”
費亦應深思了許久,心服口服的說道:“陛下英明!”
3+5=5+3,這是加法交換律,連蒙學孩子都懂,但是在政治里,卻大為不同。
朱祁鈺定了最為貪婪的五成,是他最后的善良,希望這些人能夠幡然醒悟,即便是知道幾率很小很小。
這些外逃的肉食者們可以執迷不悟,但是朱祁鈺卻不能不做。
作為皇帝他稍有動作,兆億庶眾咸瞻仰,以為則而行之也,這是他作為皇帝的高道德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