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2章 五百萬美金

          C型臂對病人進行三維影像掃描,圖像被同步傳輸至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在屏幕上顯示出來。

          楊平在導航系統屏幕上設計好釘道,一條指示線標出通道的中心,然后入點、方向和長度被計算出來。

          機械臂將手術工具精確定位到手術位置,套筒指向目的釘道的進釘點。

          沿著套筒,導針被鉆入,插入患者的椎骨內,確認位置無誤后,再把一枚直徑4毫米的空心螺釘套進導針,沿著導針旋入、螺釘到位,拔出導針。

          隨后,楊平對患者進行再次掃描,確認螺釘位置與規劃的一致。

          直徑4毫米的螺釘置入唯一的4毫米釘道,沒有任何誤差。

          整個手術干凈利索,猶如導彈進行精確轟炸,瞄準、發射、導航,擊中---一氣呵成,毫厘不差,不到十分鐘完成。

          手術機器人雖然有諸多缺點,但是楊平覺得,機器人手術是未來趨勢。

          以后會有一天,切除顱內所有腫瘤,無需開顱,只需鉆一個小孔,或者從鼻腔進入顱內,將幾條細小的機械臂伸進去,將腫瘤完整切除,然后用袋子裝好,進行隔離粉碎,最后在袋子里被粉碎吸出。

          或許以后,所有手術可以讓醫生操控機器人來完成,尤其戰場急救,醫生可以在后方,對前線的病人進行遠程手術。

          而且,這種手術對醫生的體力消耗非常小,甚至特殊緊急時候,一個高明的醫生,一人可以同時做幾臺手術。

          緊接著,頸椎骨折、胸椎骨折、腰椎骨折椎弓根釘固定、骶髂關節分離的骶髂螺釘置入。

          機械臂的幾個關節快速地活動,終端器械進行精確地操作,機器的極限發揮得淋漓盡致。五臺手術,連臺做完。

          這種機器人操控的熟練,讓人瞠目結舌,機械臂已經遠遠超出工具的意義,真正成為醫生雙手的延伸,達到了人機合一的境界。

          觀看楊平的機器人手術,是一種享受,充滿藝術魅力。

          鄭華華心里最后的不平被打消,覺得自己被淘汰的過程太粗糙,那是自己的水平與他差距太大。

          就像打乒乓球,兩者差距太大,輸的一方總會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出水平。

          要是第一季是機器人手術,不管誰遇上楊平,照樣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