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撤離
徐懷搖了搖頭,說道,
“現(xiàn)在就派人回汴梁,午后先安排歸義將卒的家小撤離,都集結到朱仙驛進行短暫休整。楊景臣看到蕭干再受重創(chuàng),只會變得更加老實,我們不斷陸路,騎兵隨時都有可能殺回汴梁,他反倒不敢動彈。”
徐懷之前是考慮挖開朱仙驛的堰壩,這樣留于汴梁南外城殿后的兵馬以及歸義將卒家小都可以暫時不動,等到最后撤離時直接從汴梁城走水路出發(fā)南下。
不過,徐懷之前主要考慮到過早放棄對汴梁南外城的控制,楊景臣看到外圍敵援趕到,有可能會率雄州軍大舉反撲殺出。
他們昨夜再次重創(chuàng)蕭干其部,同時會再次震懾住蠢蠢欲動的楊景臣及其他汴梁降將叛臣,令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徐懷則果斷調(diào)整既定的計劃,決定先將歸義將卒及家小以及一部分義軍提前集結到朱仙驛來,將數(shù)以百計的大小舟船強行拖過堰壩進行新的河道之中。
即便大批從汴梁繳獲的物資,都需要在朱仙驛卸貨再重新裝船,各方面行動都要比原計復雜、緩慢許多,但短時間內(nèi)沒有迫在眉睫的威脅,保留堰壩,保證騎兵在蔡河新渠、舊道兩側快速機動作戰(zhàn)的可能,意義要更大一些。
當然,他們還需要不動聲色的在汴梁附近多拖延一些時間。
…………
…………
朱仙驛慘敗,以及楚山水軍進潁水,控制住蔡河入潁水的河口,蕭干意圖于朱仙驛攔截楚山潛襲兵馬南撤的意圖徹底落空。
此時鎮(zhèn)南宗王府的信使也趕到三唐崗,與蕭干、摩黎忽會合。
即便蕭干擔憂徐懷有可能拋棄義軍、歸義將卒及家小,率楚山精銳兵馬往西穿插逃進嵩山,但信使帶來二皇子兀魯烈的意見,則是令楊景臣、蕭干、岳海樓等部,最為根本的還是要盡快恢復對河淮地區(qū)的有效統(tǒng)治,彌補防線上的漏洞,杜絕相似的潛襲事件再次發(fā)生。
這也意味著鎮(zhèn)南宗王府并不要求河淮諸路兵馬將目標放在徐懷個人身上。
權衡下來,岳海樓在許昌、汝陰搭設浮橋,使諸路援軍快速渡過潁水,于商水以西攔截楚山潛襲兵馬南下,成為當前局勢下最佳的選擇。
如此一來,即便叫徐懷率少量精銳兵馬逃入嵩山,他們也能將上萬行動遲緩的義軍、歸義將卒及家小攔截于潁水以北進行殲滅。
這不僅能重創(chuàng)徐懷個人在河淮抵抗勢力中的聲望,更能削弱河淮義軍的抵抗意志,從而進一步鞏固他們在河淮地區(qū)的統(tǒng)治,意義也更為重大。
下定決心之后,蕭干便將重新聚攏過來的云州騎交由摩黎忽節(jié)制,從側翼襲擾楚山兵馬,牽制其南撤速度,接應楊景臣所部兵馬重新掌握汴梁城,并有余力分兵追擊。
蕭干本人則返回鄭州,從各地進一步抽調(diào)兵馬從鄭州南下,直接從許昌南部渡過潁水,趕往商水縣境內(nèi),與岳海樓會合。
與此同時,平燕宗王府在東燕除了使宋州刺吏兀赤率領五千騎兵直接南下,還從亳州調(diào)兵一萬燕薊降附軍,一共從汝陰城西渡過潁水西進,趕往商水縣與岳海樓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