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奉旨
錢尚端先趕到葉縣,沒見著人,也是不敢耽擱,直接馬不停蹄的往滍水這邊趕來。
從葉縣過來的驛道,基本上是貼著澧水的右岸修筑,也是先抵達澧口寨,再沿滍水右岸(南岸)往東通向小雀崗。
不過,車馬行至澧口,滍水北岸的視野也徹底打開來,就見一座座營寨交錯矗立于滍水北岸,要遠比南岸密集得多。
第一次奉旨北上視軍,錢尚端就了解到楚山在滍水北岸所筑的連營,一起延伸到柳邊河上游的北岸,與陳子簫所部駐扎于廟王溝南部的前軍大營之間,僅留出二十里的空檔。
而為接應徐懷率領潛襲兵馬南返,楚山前后征調萬余青壯民夫及兩萬精銳兵馬渡過滍水,進駐滍水北岸及廟王溝南部的連營之中;除此之外,滍水以南,小雀崗寨以及舞陽、葉縣還駐扎上萬兵馬。
也可以說楚山在進八月之后,已經盡最大限度的進行了軍事動員。
諸工坊礦場,也是盡可能雇傭更多的婦女頂替做工,避免因為軍事動員導致生產大幅下滑;行走于諸山之間的運輸隊,也不再是青一色的男丁,而田陌之間更是主要由健壯婦女充當耕種的主力。
以此保證更多的鄉兵役卒都編入現役,以備戰需。
當然,后續看到河淮敵軍不斷往潁汝之間聚集,襄陽也不可能無動于衷,分別從荊湖北路及南陽府調集萬余兵馬北下增援,接受楚山行營的節制,用以加強彌補東西線諸城塞防兵的不足;同時下旨要求鄭氏將襄城駐軍在原有的基礎增加一倍,提高到八千。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延,越來越多的敵援從許昌、汝陰渡過潁水,往商水、臨潁之間聚集,汝潁之間的形勢非但沒有好轉的跡象,還變得越發的緊迫起來。
雖說滍水-汝水南岸未現敵蹤,楚山甚至還在葉縣、舞陽以南組織軍民恢復生產,但錢尚端知道這次所面臨的危機有多嚴峻。
這令他一路都緊緊鎖著眉頭,盯住滍水北岸成片的營壘。
小雀崗大營也早就得報錢尚端奉旨北上,除了葉縣方向派小隊人馬領路、護送外,這邊也早早由蘇老常帶著十數將吏出營迎接。
“武磧身在北營督軍,不敢稍離須臾,史先生身在舞陽,可能要稍慢一些才能趕來小雀崗,與錢郎君見面——武磧、史先生特地吩咐我在南岸為錢郎君接風洗塵!”看到錢尚端車駕過來,蘇老常與郭君判、唐天德等人走出大營轅門迎上去,行禮寒暄道。
“錢郎君來得正好,我正要趕往襄陽面圣,正好與你同行!”趙范從蘇老常等人身后竄也似的走出來,抓住錢尚端的胳臂說道。
“趙先生也在滍水?”
錢尚端看到趙范竟然也在這里,心里吃了一驚,但轉念一想,也覺得理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