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出征
“臣當鞠躬盡瘁,以解陛下后顧之憂!”
顧藩揖拜振聲說道。
雖說顧藩一開始也強烈反對援救西華,但后續各地噩耗頻傳,周鶴、高純年等人以此不斷諫阻援應之事,甚至找種種借口拖延北上糧秣的籌措、拖延將卒糧餉的發放,顧藩及莊守信等都沒有附隨。
因此建繼帝御駕親征,需要胡楷、許蔚、文橫岳等支持北上的將臣隨行襄助軍政,需要鄧珪、張辛等嫡系將領統兵作戰,也需要將周鶴、高純年等人帶上,防止他們留在襄陽再拖后腿,也就只能任用顧藩、莊守信等中立派與武威郡王趙翼、錢擇瑞、劉師望等人留守襄陽。
祭過旗后,胡楷先向建繼帝辭行。
建繼帝雖然御駕親征,但不要說周鶴、高純年等人堅決反對,胡楷、許蔚、文橫岳、錢擇瑞以及武威郡王趙翼也都跪地不起,堅決反對建繼帝冒險進入滍水沿岸督戰。
最終妥協的結果,就是建繼帝可以到舞陽城督戰,但不能再往舞陽往北。
在徐懷南歸之前,也只有作為樞密使、驍勝軍的實際創建者、并在蔡州有統兵經驗,堅定的主戰派胡楷,有資格到滍水節制諸軍作戰。
胡楷此時辭行,會在少量扈隨的保護下,第一時間趕往滍水,與滍水沿岸的楚山軍會合,了解軍情;之后才是鄧珪率前軍騎兵部隊北上。???.
纓云公主也是一身戎裝,站在建繼帝身旁,看著大軍槍戟如林,胡楷在兩百多騎兵扈衛揚蹄而行,在官道上卷起漫天煙塵,像煙龍一般往北席卷,小臉因為激動,微微漲紅起來……
…………
…………
朔風吹蕩,黃葉凋零。
輕車簡從的胡楷,僅用兩天時間就與周景、楊祁業及次子胡渝等人,趕到小雀崗。
與出大營相迎的徐武磧、史軫、蘇老常、郭君判、徐武坤等楚山將吏在轅門外見過面,匆匆寒暄數句,胡楷就直接提出前往北岸。
此時滍水南北兩岸的石砌高墩已經筑成,但還沒有最后串以鐵索、鋪設棧橋,過滍水還是走浮橋。
不過四座八丈余高的石砌高墩,聳立于滍水兩岸,是那么的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