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刀
除了這些人之外,鄧珪與徐懷及楚山眾人乃是故舊,劉衍也是多次受惠于徐懷。
徐懷率部千里奔襲太原,太原十萬軍民才得以安全南撤到襄陽,而御營使司直轄的三支禁軍兵馬,其根基就是太原十萬軍民。
也就是說,就算沒有密詔,淮王想即位,又或者鄭氏想擁立皇子登基,都必然要花更大的代價拉攏楚山。
然而徐懷此行或能成功,但劉師望、余珙以及張辛、劉衍、鄧珪乃至文橫岳、胡楷等人,又將如何看待徐懷、看待楚山?
要不是已經走進了福寧宮,王番都想再次勸一勸徐懷。
徐懷沒有去關心別人心里在想什么,他知道趙范肯定無法趕在他們前面抵達建鄴,但不清楚趙范有沒有提前派人趕到建鄴通風報信。
他只是淡淡看了鄭聰一眼,轉而先朝淮王趙觀、周鶴、胡楷、武威郡王趙翼等人拱手致禮:
“見過淮王殿下、周相、樞相、武威郡王,徐懷奉詔歸京,陛下可還安好?”
淮王趙觀待徐懷一貫冷淡,此時卻強作溫容說道:“皇兄剛剛蘇醒過來,或許是聽你今日進宮,你快快隨我們進內殿覲見吧!”
徐懷還是先將佩刀解下來,交給叔父王舉后,再與淮王趙觀、侍中周鶴、樞密使胡楷、武威郡王趙翼等人一起往內殿走去。
內殿容納不下太多,王番、王舉還是與其他大臣在外殿守候——也恰是知道建繼帝可能就是這一兩天的事情了,三品以上的大臣,這兩天除了實在有公務脫不開身,都會趕到福寧宮守候。
內殿彌漫濃郁的藥香,在徐懷走進來之時,宮女已經將帳簾都揭起來,鄭貴妃與纓云公主站在榻前服侍,幾名太醫都貼到一旁隨時聽候召喚。
寬大的床榻之上,建繼帝正勉強睜開眼睛看過來,然而臉頰深陷,已是油盡燈枯之時,渾濁的眼睛里卻有太多的不舍,嘴角微微牽動著卻吐不出一個字出來。
看到這一幕,徐懷不禁想起汴梁城初遇之時建繼帝是何等的豐俊神逸、氣逸神閑,不禁想起鞏縣城頭御敵、渡河北上、建繼帝御駕親征舞陽等種種,也禁不住淚水長流,揭開袍襟,跪在龍榻之前的磨石地上伏首相叩,振聲訴道:
“臣徐懷奉詔進京,叩見陛下——臣起于草莽之間,年少莽撞,性情粗鄙,唯陛下知遇委以重任;身在楚山,無日或忘陛下拳拳教誨,無一日或忘陛下驅逐胡虜、收復中原、還都汴梁之志。臣身無長處,唯赤子熱忱,愿效先賢、鞠躬盡瘁,以畢生之力以全陛下之念……”
“父皇、父皇……”
聽著纓云公主壓仰的惶然叫聲,徐懷抬起頭,卻見建繼帝的手臂又已松軟的搭掛下來。
鄭貴妃嚶嚶哭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