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統兵
更不要說整個過程中要額外消耗多少錢糧,會不會將已經岌岌可危的帝國財政徹底拖垮掉?
三月底雨水漸豐,范宗奇作為主將,已與蔣昂、陳縉、孫延觀、余整、鄔散榮、蕭泫等將率領兩萬前鋒精銳,推進到舒城以北扎下營寨,徐懷這時候也將行轅從銅陵遷入廬江城中。
荊北兵馬都部署高峻堂此時也已經率領荊北先遣勤王軍撤回到廬江縣冶父山以東駐扎下來,荊南兵馬副都部署羅望則率殘部,進駐巢湖以南臨江的無為縣休整。
徐懷進駐廬江的當天,高峻堂、羅望等人也都提前趕到廬江城迎接,聽候調遣。
高峻堂乃是高氏核心人物之一,之前周鶴、高純年等人千方百計用高峻堂頂替王番出任荊北兵馬都部署,就是想著利用當年京襄(楚山)與高氏因為在安置契丹殘部問題上產生的分歧與矛盾,削弱京襄(楚山)對荊北的影響力;等到紹隆帝將袁久梁等原神武軍系的淮東軍將,大規模調任荊北,目的更加不純。
羅望出任荊南兵馬副都部署,更是追隨葛氏(葛伯奕)多年、彼此姻親關系密切的嫡系部將。
換作開戰之前,即便他們的地位、聲望都不及徐懷,高峻堂、羅望二人也無需看徐懷的臉色行事。
不過,此時徐懷除了有節制天下勤王兵馬的權柄外,高峻堂、羅望所部在受節制兵馬序列之中,他們同時也不得不承認,要不是徐懷激流勇進,在關鍵之時站出來力挽狂瀾,他們在舒城、廬江是很難支撐多久的。
他們這時候倘若還想著事事跟徐懷對著干,就得先考慮手下的將卒會不會聽話了。
之前徐武江在銅陵坐鎮,無法有效彈壓諸路勤王兵馬畏戰、避戰的情緒,主要還是諸路勤王兵馬的統兵將吏,都是兵馬都部署、副都部署一級的人物。
他們本身就看京襄(楚山)不順眼,又自視比出身低微的徐武江位高權重,明面上好似遵從徐懷的命令,在銅陵接受徐武江的節制,但肚子里都憋著壞,暗中慫恿下面的軍將鬧事、抵觸徐武江及王峻等將的指揮,各種滋事。
也是徐懷親自返回銅陵坐鎮督戰,斬下好幾十顆軍將的頭顱示眾,局面才有所改觀。
當然,根本上的好轉還是戰斗力及裝備較弱的勤王兵馬,在適應“淺攻進筑”這一套戰術之后,看到自身在戰局推進中發揮出明顯的正面作用,將卒從上到下建立起戰勝虜兵的信心。
而在中下層將卒參戰建功的積極性逐步增強過程當中,徐懷除了將諸路統兵勤王的兵馬都部署、副都部署、都指揮使、都虞侯等中高級將吏都留在身邊調遣,實際解除掉他們的統兵權外,還將諸路勤王兵馬以營為單位進行分拆,交由京襄及宿衛禁軍中高級武將進行節制。
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調整諸路勤王兵指揮使、都將一級的軍將武吏,將更多敢戰善戰的基層武吏提拔上來。
到這時候,徐懷對諸路勤王兵的調度才真正變得游刃有余起來。
進入廬江城后,徐懷也是即刻將下一步的軍事安排進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