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徐徐圖之
成立新編靖勝軍后,有一部分牛首山義軍將卒應募編入靖勝軍,但從秦淮河口大營,往西到當涂、蕪湖、繁昌以及溧水等長江南岸諸城,目前還一直由萬余牛首山義軍將卒駐守。
牛首山義軍一直以守御京畿長江防線的名義沒有解散,目前也是建鄴(京畿)轄內最為主要的戰力。
最初時,徐懷以史琥、傅梁、陳肅、程嘯以及周山等人為將,節制、統領牛首山義軍——其中除了史琥乃是京襄嫡系外,傅梁、陳肅、程嘯等人原為荊湖北部兵馬都部署司武吏,周山早前更是劉衍身邊的侍衛官。
在靖勝軍成立后,史琥、傅梁等人調入靖勝軍為將,徐懷調王舉次子王峻節制牛首山義軍,近來更是將陳肅、程嘯、周山等將調往澗溝鎮大營,將徐忻等京襄嫡系出身的將領調過來,協助王峻節制牛首山義軍。
牛首山義軍,主要從附近軍寨子弟里招募兵卒,正常情況下也不大可能會盲目助紂為虐,跟隨京襄做倒行逆施之事。
不過,徐懷這次所奏請的軍功授田,除了涵蓋原左右宣武軍、左右驍勝軍以及新編靖勝軍的有功將卒外,還涉及牛首山義軍將卒——牛首山義軍將卒大部分本身是左右宣武軍、左右驍勝軍將卒的子侄父兄,這一次的軍功授田利益交叉覆蓋極深,而諸軍兵卒牽涉進去的利益極深。
這時候誰若站出來反對軍功授田,想也不用想,稍加鼓噪就能再而三的重演北城嘩變之事——牛首山義軍將卒也將比誰都更為踴躍的站出來“清君側”。
而目前軍功授田將主要集中壽春以西七縣,位于淮河與淮陽山之間。
為了使北遷光州授田的家小能安心耕種,軍卒從上到下也有迫切的渡淮、在淮河北岸立足,令虜兵不能再涉足淮河的強烈意愿。
“調韓時良、葛鈺率部進京呢?”紹隆帝沉吟良久問道。
“以什么名目調韓時良、葛鈺率部進京?”
魏楚鈞擔憂紹隆帝在這個節骨眼上會任性行事,問道,
“壽春守軍撤下來休整可以,但徐懷也指定廬州或揚州為壽春守軍休整地,我們也許可以爭取韓時良、葛鈺駐守淮東,但渡江駐守建鄴的可能性不大。”
韓時良、葛鈺率部兩次守御壽春都長達一年多時間,其部之精銳自不待言。
他們倘若能成功將韓時良、葛鈺所部調到建鄴駐守,他們至少還能掌控朝堂,還能令兩浙、江東、江西以及福建等路奉從朝堂的政令詔旨行事。
在赤扈人威脅沒有解除的情況下,魏楚鈞相信徐懷也不可能喪心病狂到直接率兵強攻由韓時良、葛鈺率部駐守的建鄴城。
問題是,徐懷可能會放韓時良、葛鈺所部渡過長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