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大魏讀書人最新 > 第二十二章:押題,程大人再請

      第二十二章:押題,程大人再請

          大魏王朝建國七百四十三年,太祖開國,連出三代武帝,連年征伐,奠基大魏之威,外伐內攻,管你仙道魔道,王道之下統統臣服。

          而后又連出五代文帝,治理國家,安國興商,使得經濟飛快發展,也正是因為五代文帝的誕生,導致大魏王朝武將被壓,文官突出。

          崇文抑武的下場,永遠是不好的,邊關屢屢造次,五代文帝皆以寬仁之法,意圖同化,可惜狼是喂不熟的。

          邊關侵入,鬧出‘靖城之恥’,北方蠻夷差一點打到京都來,若不是大魏王朝底蘊雄厚,再者加上蠻族屠城,引起神人共憤,各方宗門也紛紛援手,只怕當真要殺入京都。

          而隨著靖城之恥一年后,大魏王朝第八位皇帝,建康帝駕崩,迎來第九位皇帝,也是一位充滿著奇跡的皇帝。

          因為這位皇帝是庶出,并非是皇后所生,反而是一名姬妾所生。

          理論上根本當不成皇帝,可就是因為靖城之恥,建康帝明白大魏需要一位武帝了,天下百姓也知道,大魏需要一位武帝,文武百官也清楚大魏需要一位武帝。

          所以這位庶出的皇子,奇跡般的繼承了皇位,國號武元。

          以武字為國號,就足以彰顯他的氣魄。

          接下來五十年,武元帝確確實實撐起了大魏骨氣,御駕親征七次,北伐了七次,殺了不知多少蠻族,鐵血手段,被譽為馬上的皇帝。

          然而可惜的是,因長年累月征伐,不知受了多少傷,而且離開朝堂許久,第七次北伐大敗而歸后,變得疑神疑鬼。

          再者大魏王朝七次北伐,骨氣是有了,可錢沒了,國庫空虛,稅收年年上漲,以致于民不聊生。

          最直接的就是官員俸祿,衙役月俸一兩銀子,是除了大魏開國以來最低俸祿。

          也就在一年前,武元帝駕崩,留下一個巨大的爛攤子撒手走了。

          武帝前半生可謂是豐功偉績,七次北伐是何等熱血?又是何等氣魄?

          但后半生讓人惋惜,忠奸不分,疑心四起,亂殺無辜,剛愎自用,最終謚號武伐。

          有北伐之意,也有兇惡之意,總而言之,事后事,后人評。

          而武元帝還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沒有子嗣,準確點來說是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