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三更

          ……

          項心慈笑著看眼秦姑姑,這能香,皇上即位的時候,九王已經(jīng)三十多歲,那時候先皇就能料到這么長遠(yuǎn)的事?

          而且是九王一直沒有子嗣,九王十五歲成婚,從十五歲開始就沒有,不是前面的死了,后來沒有的,試問誰家父母會對一個十五歲的孩子,未雨綢繆到這種地步。

          項心慈反而覺得先皇對九王是充滿期許的,畢竟九王又不是肌肉發(fā)達(dá),頭腦簡單之輩,九王無論文治武功都拿得出手。再看看現(xiàn)在的皇上,但凡先帝腦子正常,先帝都不會想立這么個人毀了一世英名。

          相反,先皇想立九王為太子反而在情理之中,反而是九王一直沒有子嗣,動搖了先帝的想法。

          秦姑姑又不關(guān)注這些:“娘娘,總是看這些做什么?”突然想起世子去了西北,又立即閉嘴,娘娘這是擔(dān)心世子了……

          可這種事,就是娘娘,也無能為力啊,皇家為九王這事請了多少名醫(yī)名士,天師也沒少給九王批命,可……就是沒有啊。

          九王乃豁達(dá)之人、心胸寬廣、胸懷天下,但唯獨(dú)在子嗣上,著魔一般的睚眥必報。

          項心慈想著自己翻到的只言片語,九王剛成婚時,對子嗣沒這么執(zhí)著,他自己還是孩子,對自己的孩子順其自然的想法,何況皇家的孩子到處都是,別管朝廷如何衰敗,想爭太子的人,比比皆是。

          可隨著九王功績越來越高,年齡逐漸成熟,后院女子更是多不勝數(shù),卻沒有一個子嗣,一些政見與九王不一樣的人,以此開始構(gòu)陷九王的身體狀況,逐漸將次轉(zhuǎn)化為攻擊他無法立儲的依據(jù),不好的傳言便落到了九王這個人有問題上。

          九王又年輕氣盛,上有先皇偏愛,后有太后寵溺,雖然已非不懂世故,但畢竟皇家出身,又自負(fù)才學(xué),遇到這種事非要生出一個孩子證明自己。

          結(jié)果反而落得這樣的局面,甚至在后院女子與人通奸懷上子嗣,九王大宴天下后,鬧出孩子不是他的荒唐事,讓他顏面掃地,弄的九王在子嗣上魔怔一般的像個昏君。

          但只要不跟九王提子嗣一事,他甚少誅誰九族,反而是皇家目前最開明的帝君之選。

          可惜……

          好在九王漸漸年紀(jì)大了,對子嗣的事已經(jīng)想開,沒有以前那么執(zhí)拗。

          但也僅僅是跟以前比,不執(zhí)拗,但更耿耿于懷也是事實,尤其年事已高,軍權(quán)在手,性格越發(fā)肆無忌憚,無所顧忌,誰這時候敢觸他逆鱗,誰才是找死。

          所以當(dāng)年敢說的,定是有把握的人,也就是說看出明西洛身份的是九王的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