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格局

      咦,不對!

      董曉麗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既然對方創作的小品在華視春晚取得了很好的收視,那么為什么還要來問她,并且向她提供小品劇本呢?

      雖然自家春晚的收視率也不錯,但是跟華夏電視臺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徐總,你的劇本我求之不得,只是,你今年不用去參加華視春晚嗎?”董曉麗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去,我和我的團隊為華視春晚準備了很多的劇本,每個劇本的故事都很好,不過華視春晚你懂得,有些很好的故事并不適合他們的舞臺,所以我就想到了你,畢竟在衛視春晚里,小品的喜劇效果要大余主題內容。”徐杰解釋道。

      他擔心直接推薦小品劇本,對方會不同意,因此拉來華視春晚做陪襯,證明他提供的劇本并不比華視春晚上的差。

      “哦!”

      董曉麗了解的點了點頭。

      華視春晚對語言類節目要求之高在業內是出了名的,大到故事主題,小到一句臺詞,都會被人用顯微鏡去看。

      在如此嚴格的條件下,再大的腕兒拿著作品去春晚參加審查,都有可能被斃。

      相比之下,地方衛視對春晚小品的要求就沒那么高了,什么藝術性、教育性之類的,統統不用,只要搞笑,只要能把觀眾逗樂就好。

      “董總編,你要嗎?如果要,我讓創作團隊再將小品劇本仔細修改修改,如果不要,我就再去問問其他人,你千萬別為難。”徐杰故意這么說,目的卻是希望對方能夠快點兒決定。

      因為只有出現競爭者的情況下,對方才會有緊迫感。

      果然,董曉麗在聽到之后,立刻就說道:“要,我要!”

      她知道,對方口中的其他人,一定是其他衛視頻道,比如:滬海衛視、蘇江衛視等等。

      如果她不要,就等于將對方的小品拱手讓給其他衛視頻道,這不就等于把收視率讓給其他電視臺嗎?

      別的不說,對方的編劇能力,她還是非常信任的,要不然《跨界演員》怎么會那么火呢?里面用到的短劇,不都是對方負責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