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殿下,”楊起龍笑著道,“吳三桂當然不會聽您的話,但是他或許用得著您的令旨......也許很快就用得上了!” 朱和盛道:“康熙皇帝眼下還不至于削藩吧?康熙不削藩,吳三桂會和康熙撕破臉嗎?” 楊起龍搖搖頭道:“如果沒有崇禎遺詔,吳三桂也許不會很快起兵,但是現在......他已經身不由己了!” “真的嗎?”朱和盛雖然怎么發問,但是他心里面卻已經有了答案。 如果那份“崇禎遺詔”真的到了康熙皇帝手里,還弄得天下皆知......那么吳三桂還真的是不得不反了! 楊起龍看見朱和盛的表情,也不再多解釋了,而是摸出一份早已經準備好的底稿,雙手遞給朱和盛。 朱和盛接過底稿展開一瞧,原來是一份鼓動吳三桂造反的“太孫令旨”。 “殿下,”楊起龍道,“如果您覺得在下草擬的令旨還行,就請照著抄一份,再用上‘崇禎由檢’之寶......在下冒險跑一趟云南?!?br/> 朱和盛笑了笑,“楊法師不會以為我這里連個能寫太孫令旨的人都沒有吧?” “啊,對了,”楊起龍馬上笑道,“起龍怎就忘了世子這邊還有個廠公......他老人家起草的令旨一定比貧僧更好更合規矩啊!” 朱和盛只是一笑,然后就轉了個話題,問:“大師是不是帶來了清虜大軍的布署情況?” “對對,”楊起龍道,“尚之信一心想要養寇自重,他擔心世子殿下兵微將寡,抵擋不住欽差大臣米思翰調集的大軍,所以讓貧僧來給殿下通一些消息。” “米思翰?”朱和盛問,“他是什么人?” “他是滿洲人,富察氏,將門之后,來廣東之前官拜戶部尚書、議政大臣,是玄燁的心腹,而且力主削藩。” 楊起龍道:“所以他當了欽差督辦廣東福建軍務大臣,會讓許多人寢食難安的......而且除了續順公府和海澄公府(黃梧)的旗軍之外,米思翰是不會相信其他久駐閩粵的漢軍或綠營的。世子若要解貴嶼都之圍,最好盡快動手。如果等到米思翰從北方調來幾百八旗兵,廣東、福建的人心恐怕就要生變了!” “什么?”朱和盛一怔,“幾百八旗兵?” “對,”楊起龍一臉擔憂,“八旗兵本身不一定多厲害,但是各地的綠營和漢軍都懼怕滿洲八旗,一旦被他們押著,打起來可就兇了!” 朱和盛卻微微一笑:“大師,我是不怕清虜兵兇的......因為我才是全天下最兇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