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施瑯大將軍(求收藏,求推薦)
皇帝再糊涂,總能搞清楚有幾個侍衛保護自己吧?而且那些侍衛大多都是有后臺的,能讓施瑯克扣他們?而且他們也不會給施瑯送禮,施瑯上面還有十一個領侍衛內大臣和內大臣呢!
實際上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侍衛都不大愿意理睬他。他一個“胡建人“,一口的閩南話。而別的侍衛不是老東北就是新北京,開口都是京片子或東北話。兩邊對話就是雞同鴨講,多費勁兒啊!
康熙皇帝也不愿意和施瑯多說話,不過他是勤政的明君,所以看過施瑯的《邊患宜靖疏》和《盡陳所見疏》。這兩份上疏都是說怎么對付延平王府這伙明朝殘余勢力的!
施瑯的意思就是要打,而且要盡快用武力解決。而且施瑯還認為延平王府就是紙老虎......因為延平王府下轄的人口太少,無力支撐大軍,所以全軍不足兩萬,大小戰船不到二百。
只要朝廷能信任他施瑯,讓他訓練兩萬水師,就能一舉蕩平延平王府!
這可比傻乎乎的搞殺敵一百,自損三千都不止的沿海遷界強多了。
不過這兩份上疏交上去的時候,執政的還是鰲拜。而鰲拜壓根不信施瑯,不是不相信施瑯的建議,而是不相信施瑯這個人!
施瑯是四臣啊!
他最早是明朝的臣子,然后跟著鄭芝龍投靠清朝,后來在清朝這邊混得不如意,又投了鄭成功,再后來又和鄭成功鬧翻又投了大清。這來來回回倒戈了三回,誰知道會不會有第四回?
而且施瑯還想去福建練兵兩萬,這可都是福建兵啊!
八旗子弟連他們的話都聽不明白,而且也玩不了水戰,當然不能去統帶,所以帶兵就只能是施瑯的同鄉故舊,還一搞搞兩萬!
耿繼茂那么忠心的奴才,手里才三千旗軍六千綠營,攏共九千人馬啊!
鰲拜要能讓施瑯這個四臣搞那么大,那一定是腦子進水了。
不過現在的情況和鰲拜把持朝政的時候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因為現在沒有鰲拜,也沒有穆里瑪了!
而且還出了個特別能打的朱三太孫,不僅本人打出了一個揭陽大捷,還把本來不大會打陸戰的鄭家軍、邱家軍給帶起來了,連著奪了大清三個縣城。
康熙皇帝一時間也找不出可以穩贏朱三太孫八旗宿將,如果在沒有鰲拜、穆里瑪這種級別的名將壓陣的情況下,就冒冒失失的派出壓箱底的王牌八旗天兵。一旦失利,那吳三桂和其他手握重兵的漢人或漢八旗軍頭就真的要反了!
在這種情況下,大清朝廷就只能以量取勝——多搞點綠營兵,少派點八旗兵,用八旗押著綠營一波波的去消耗朱家和鄭家的人馬。
在原本的歷史上,康熙對付三藩之亂的時候就用得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