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活埋大清朝sodo > 第392章 國運三寶(求月票、求訂閱)

      第392章 國運三寶(求月票、求訂閱)

          而且中國瓷器早就建立了極其強大的品牌效應,在骨瓷出現前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簡直就是躺賺。

          而骨瓷出現之后,中國很快就失去了這個“以土換錢”的頂級產業。

          同樣是在清末,隨著日本絲綢業的強勢崛起,被中國壟斷了兩千年之久的另一個頂級產業——絲綢業也完全沒落。

          而茶葉、白糖、鐵器這三個在明朝末年時還能在世界上稱王稱霸的產業,到了清末也全部淪陷!

          而除了鐵器之外,當年中國的瓷器、茶葉、絲綢、白糖可都是非常賺錢,而且具有壟斷地位的好買賣。

          它們的全部喪失,就使得中國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上半葉完全喪失可以迅速積累工業化資本的產業......沒有了躺賺的產業,中國的工業化之路當然走得異常艱難了。

          現在輪到朱和墭領著新大明“走資”了,他自然得千方百計保住這幾個優勢產業。另外還得想盡辦法打掉西洋人的優勢產業——當然是零元購了!

          朱和墭才不相信歐洲人靠剪羊毛能剪出個工業化......

          說完了骨瓷,朱和墭又抓起了一塊表面布滿晶體的石頭,說:“這叫鳥糞石,是尚家軍的俘虜從東沙荒島上采回來的寶貝!”

          “鳥糞?”養過鴨子的邱輝馬上就明白了,“這是肥料吧?鴨子糞就是好肥料啊!”

          “沒錯!”朱和墭點點頭,“這種鳥糞石多產于海外荒島,是海上的飛鳥歷經千萬年排便而形成的......是極其優質的肥料。孤家在黃埔島上讓人開了塊稻田,用鳥糞石為肥,產量比不施鳥糞肥的稻田多出一兩倍!

          有了這種好肥料,以后咱們大明百姓就能少受許多饑荒之苦了!”

          大學士朱舜水感興趣地問:“東沙島上的鳥糞石多嗎?”

          “不太多,”朱和墭苦笑道,“可如果甲申之難前朝廷可以開采東沙之糞,興許可以緩解天下之荒。而且天下之大,四海無疆,如東沙這樣的鳥糞島一定還有許多......舜水先生,您說這開拓海疆之事,是不是關系億萬生民之口?而億萬生民之食,是不是三百年家國天下之基?”

          朱舜水點點頭道:“之瑜曾經游歷東洋、南洋,自是知曉天下之大,四海之廣......前明閉關自守,未能以四海之富以養天朝生民,此乃大失策也!

          若當年太祖高皇帝知道海外之鳥糞,可以養天朝之庶民,一定不會有閉關不征的祖訓。”

          吃飯是中國人的政治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