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百萬王師魂歸處,青山處處有忠骨!(求訂閱,求月票)
與此同時,在登州水城當中,也有十幾條完成了登船的大型沙船,也一樣升起船帆, 揚帆出港。
在登州外海的水面上,兩支船隊完成了匯合,然后在夕陽之中,借著西風, 往西北方向的遼東黃泥洼海灣(大連灣)而去。
......
遼東,黃泥洼,十一月八日傍晚。
槍聲零零落落的響起,并不密集,但總也沒個停下來的時候。海面上漂了不少薄冰的黃泥洼灘頭附近的海面上,上百艘沙船已經直接沖上了灘頭,士兵們正忙著將一包包一箱箱的物資往灘頭上運。
頂著遼東的寒風,泛海而來的明軍上下,都爆發(fā)出了最大的干勁,船上船下,一片熱火朝天。
由于集中在登州的船只和兵力太多,而登州港口的能力又有限,哪怕商港、水城(軍港)一塊兒上,一次也只能發(fā)出幾十條大船。現(xiàn)在集中在黃泥洼這邊的百余條大船,是昨天下午發(fā)出的兩個批次。
而集中在登州那邊的二三百條船要全部發(fā)出并且抵達,至少得要等到明天清晨了——畢竟大晚上的不方便登船,而且海上的風向也一直在變,如果變成完全的逆風,那就沒辦法出海了。
而這兩三百條船即使都完成了一次運輸任務,也只能將不到三萬人運到遼東。
因此想要把登州那邊已經編成了五個鎮(zhèn)的六萬多人的大軍悉數(shù)運來遼東,至少要跑兩個來回,如果再要運輸一些物資過去,那就得跑三個來回,即便是老天爺幫忙,也得跑上大半個月!
跨海登陸,還真是挺不容易的。
劉進忠、趙鴻逵和王士元都已經登岸了,劉進忠和王士元一塊兒,在黃泥洼這里指揮上陸。
而趙鴻逵已經集結好了三個燧發(fā)槍營和兩個騎兵領的隊伍,向旅順口進發(fā)了。
現(xiàn)在明軍的步兵營人數(shù)已經達到一千人了!下屬一個直屬領和四個火槍領,每個火槍領又有四個火槍副領和一個長槍副領組成。
而那個直屬領則是由擲錘炮兵、散兵和營部組成的,主要負責指揮和支援。
而明軍的一個騎兵領的員額也是二百,不過只有極少數(shù)精銳騎兵才配備了可以發(fā)起沖擊的好馬,大部分騎兵都只有代步的劣馬。
現(xiàn)在跟隨著趙鴻逵出擊的那兩個領的騎兵,就是一些騎著劣馬的火槍騎兵,他們基本上不會發(fā)起沖擊,下馬或是騎在馬背上打火槍才是他們的主要作戰(zhàn)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