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活捉康麻子,打倒大清朝 三 (求月票,求訂閱)
“皇上圣明!”卓布泰趕忙跪下,然后送上馬屁話。
康熙則回頭瞪了這老頭一眼,“這么簡單的算術朕要不會,還能當這個皇上?”
當然能了......跪著的卓布泰心說:“您是因為臉上有麻子所以才當上皇帝的,不是因為算術好才當皇帝的。”
康熙板著麻子臉又問:“卓布泰,那朕問你,咱們九萬人打吳三桂的五萬人,是不是占了優勢?”
“這個......”卓布泰真是為難啊!
現在當陽前線比人數,的確是清軍占優勢。不過這優勢也不是太大,算上被困在香爐山上還沒餓死或被打死的,估計也就十萬左右。而吳三桂所部可能還有六萬七八千人。
可是要比火力,那清軍可就差遠了。
吳三桂的大炮就比當陽前線的清軍強太多了!他的大炮是直接在岳州鑄造,再通過水運弄到當陽前線的。因為吳三桂原計劃用這些大炮轟擊施瑯的水軍,還想用它們去轟武昌。所以都是炮重一千斤以上的“重炮”。
而清軍雖然也擁有大量的紅衣大炮,光是從前明手里繳獲的就有好幾百門之多。
另外,在朱三太子和吳三桂這兩個大反賊鬧起來后,康熙又命令南懷仁、佛保、碩思泰等西洋傳教士在北京開辦炮廠,鑄造神威無敵大將軍炮、武成永固大將軍炮和威遠將軍炮。
其中神威無敵大將軍炮重達兩千多斤,彈重七斤有余。武成永固大將軍炮則是一門彈重達到二十斤的攻城重炮。至于威遠將軍炮則是一門大口徑的臼炮。
這三種火炮都算是比較先進的西洋炮型,可問題是除了威遠將軍炮比較輕便之外,其余的兩種長炮都太重了。現在它們正和其它的紅衣大炮一塊兒,還在來襄陽的路上呢!
而運抵湖廣前線的火炮,大多都是一些炮重低于四百斤的輕炮。只有少量七八百斤到一千斤的重炮,還都發給施瑯的水軍使用了。
除了火炮之外,吳三桂的火雷也比清軍的火雷更多更厲害——這可比火炮更要命啊!
吳軍的火雷用的都是廣州北廠出品的軍用白糖和西廠出品的高品質火硝,根據朱和墭提供的配方在當陽前線熬成的。而且還有爆炸型和發煙型兩種。而且吳軍火雷的彈殼也是根據朱和墭提供的樣品,在岳州用青銅鑄造的。
所以這些火雷不僅威力大,而且不會自爆,安全可靠。
而清軍的火雷則是康熙、張真人、施瑯、鄧忠這些人自己摸索出來的。但是卻沒解決催化劑和凝固劑的問題,而且還用鐵殼作為彈殼,還直接往里面加銹鐵釘,所以很容易發生自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