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康熙新政,東南咨議會!(求月票、求訂閱)
他的語調輕快,麻臉上都是喜色,其實已經(jīng)給出標準答案。
“皇上,奴才覺得這是好事兒,”安親王岳樂第一個跪地上回答道,“這是萬國來朝,說明我大清和皇上的威名遠播,西洋人都仰慕我大清的上國威儀,這才不遠萬里來朝,實在可喜可賀。”
隱約已經(jīng)成為新漢軍第一奴才的熊賜履第二個跪下,“皇上,奴才也覺得這是好事兒。現(xiàn)在天下三分,朱逆那邊還有廣州、泉州這兩個大海口,他們不去廣州、泉州,而來寧波,已經(jīng)說明這些洋人視我大清為中華正統(tǒng),而將朱、吳二逆視為逆賊。”
洋人都愛大清國嘛!
這是沒有辦法的,哪怕大清現(xiàn)在仍然實行海禁閉關,而朱和墭的新明朝實行對外開放,但是洋人所愛依舊是大清朝。
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和大清朝可以做“自由的壟斷貿(mào)易”,但是卻沒有辦法和新大明進行同樣的貿(mào)易。
而且新大明實際上是廣東、福建沿海的海賊團支持建立起來的王朝,所以這個王朝哪怕正在和清王朝爭霸天下,也依然積極地支持鄭家、邱家、陳家(陳上川)等三大海上零元購團體,還在努力擴建海軍。
這一系列的行為已經(jīng)嚴重威脅了南洋海上的現(xiàn)有秩序,也威脅到了西洋各國的集體利益。
另外,朱和墭奉行的原儒主義又對天主教的傳播構成了極大的阻礙——雖然康熙皇帝也限制天主教的傳播,但是他和朱和墭這個儒家大圣人的立場還是不一樣的。
只要天主教可以有力地支持大清王朝,他還是愿意支持天主教在中國發(fā)展的。
但朱和墭身為儒家圣人,他要建立的是“大學堂——書院——宗族”的儒家組織,而且他又搞出了個“自然法術”體系,兩者對于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都會產(chǎn)生致命的打擊。甚至還會對天主教的立教之本構成威脅——這個時代的天主教都反對信徒直接和上主交流(自以為有交流),而自然法術體系則是直接在研究上主的萬能的法術......
康熙點了點頭,笑道:“朕也覺得這個西洋使團來得很好,還趕上了咱們的英雄會。也可以讓這些洋人們都來看看咱們大清的好男兒是怎么忠君愛國的!
對了,朕這些日子覺得下個月就要召開的英雄會所用的‘英雄’之名不太妥當,聽著有點像江湖匪類開大會,而且這個英雄會還是吳、朱二逆先提出來的。”
他頓了頓,又道:“現(xiàn)在受邀與會的,也不是什么英雄,主要還是江蘇、安徽、浙江三省的士紳......要不就改名為地主會吧!”
這名兒真是......倒是挺貼合實際的!
因為英雄都去九宮山了,不可能來康熙這里開會的,能來的都是江蘇、安徽、浙江三省的地主。
不過地主會的名字還是土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