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楊起龍來了(求收藏,求月票)
有了火硝或是火藥,這些潮州宗族才能用明朝傳下來的斑鳩腳火槍,守著他們的圍樓抵抗清朝官府的“強遷”啊!
守住了圍樓才能保住周圍的土地,有了土地才能生養兒女,傳宗接代......這火硝和火藥在康熙十年的潮州界外,就是相當于房產證、結婚證的存在啊!
那是剛得不能再剛的剛需!
所以從達濠返回古埕村的朱和盛,一邊派勇猛蘇領著上百“大軍”去“收復”大南山里的天王寨(其實天王寨并沒有丟);一邊就開始全力以赴的修建“沒有豬的豬圈”——就是堆硝池啦!
朱和盛在古埕村修建的第一個堆硝池現在已經快到“豐收”的時候了,在堆硝池的表面,已經出現了大片肉眼可見的淡黃色的硝土。朱和盛取了一些硝土放在燒紅的木炭上進行了測試,發現可以爆出火花,這說明硝土的純度是讓人滿意的。
根據他的掌握的知識,一個可以投放兩千斤沙土、草木灰,外加三百斤臭魚爛蝦(也可以用屎尿)的硝池,如果有合適的氣溫、濕度,并且通風良好,還能避免太陽光的照射,經過二十幾天的發酵,所產出的硝土大約可以提純出三十斤高純度的火硝。
如果不考慮到人工、固定資產折舊、資金成本、取得沙土和草木灰的成本和提煉火硝所需耗材的成本,那就是十斤臭魚爛蝦產一斤火硝。
古埕村本身就是漁村,對面的海門港更是潮州府最大的漁港,臭魚爛蝦的價格很低,幾個銅板搞一斤絕對沒有問題。十斤臭魚爛蝦也就是二十個到五十個銅板......再加上其它各種各樣的成本,在古埕村用堆硝法生產火硝的成本,怎么都不會超過一百文銅錢一斤。
而一斤火硝直接賣給邱輝和陳近南,怎么都不會低于一兩銀子!
那可是十幾倍的利潤啊!
而且還不必繳納增值稅、所得稅,已及各項附加稅,還不愁銷路,當然也沒有賬期,甚至可以預收貨款占用下家的資金......制造高仿名酒和法國香水都沒干這個來錢快!
如果朱和盛還能更進一步,利用自產的高純度火硝生產顆粒狀火藥的話......那利潤可就更高了。
不過朱和盛眼下還沒功夫開設火藥作坊,而且也沒時間培養制造火藥的技工。他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擴建堆硝池這一件事兒上。
整個隆井都的閑散勞動力,都被朱和盛花錢雇了來,他底下的“大南山義軍”也暫時變成了勞動大軍,會同被雇來的隆井都農夫,一起在朱和盛的親自指揮下修建堆硝池。
為了方便日后的管理,朱和盛還給自己找了兩個“經理”,一個是于老爺子的姑爺斯文白,朱大資本家想把他培養成硝池經理——斯文白這就變成豬圈白了。
一個是小公公龐思明,朱和盛已經收他為徒,準備把熬硝的手藝傳給他,以后再讓他當制硝經理——小公公就變成硝公公了,如果將來朱和盛再教會他制作顆粒狀火藥,那他就是火藥廠的廠公了!
今兒一大早,朱和盛又領著他倆一塊兒視察龐家圍樓外地堆硝池工地了——堆硝池的工地就在龐家圍樓外的“護樓河”邊兒,一朱和盛打算再建二十九個,現在每天能完工一個。再加上之前的那個“豬圈”,等到這些池子全部完工,朱和盛就能有三十個堆硝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