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就是要制裁美利堅!(求訂閱,求月票)
在大明天朝的重壓之下,留在安南國內被拋棄的鄭氏家臣根本不可能抵抗!
想到這里,朱和墭笑著點了點頭,對坎普斯和圖海道:“就依圖海的辦法了......坎總管,圖大使,朕無意滅安南鄭氏之門,所以那些人可以去印度投靠康熙。”
圖海馬上道:“圣上真是仁慈之主,如果安南鄭氏上下知道圣上的仁心,說不定會幡然悔悟,一起歸順的。”
“朕不需要他們歸順。”朱和墭笑道,“朕雖然仁慈,但卻不需要別人知道......朕是躬行仁義而不圖虛名的!圖海,你見著康熙后就告訴他,這些安南人雖然不怎么恭順,但他們也是我華夏旁系,比之印度人,總還是可靠一些的。而且他們當中有些人是懂水師的。有了他們,大蒙古海軍就能支愣起來了。以后印度洋歸大蒙古支配,朕有個太平洋就心滿意足了。”
......
大越正和六年,九月初九,清化東門之外,大越定南王鄭根,定南王世子良郡公鄭栐二人,正袍服整齊的站了在城門外頭一座可以遮蔽烈日暴曬的亭子里面。
數百包頭赤腳的安南火槍兵和長槍兵,扛著著他們的火繩槍或長槍,列陣而后,只是靜靜等待。
還有數十個清化鄭氏下屬的武將,也都穿著和明朝官服有點相似的蟒袍,頭上戴著裝飾有各種花紋的烏紗帽,在涼亭外的樹蔭下等候,一個個全都面帶憂色,似乎心事重重。
他們這些人雖然是鄭主家臣,但鄭主并沒有謀朝篡位,名義上還是后黎朝的臣子。而后黎太祖黎利那可是大明死敵啊!當年大明都滅了安南,置了安南布政使司了。愣是叫黎利領著一幫不甘心當明朝人的安南武士把明軍攆了出去,復了安南國。
可是誰能想到,如今黎朝日薄西山,而大明卻浴火重生,出了個更勝前明的“后明”,而且還強盛的不像話,短短十數年中,就驅逐大清、再興華夏、東平日本、南征緬甸......連被西班牙人盤踞經營了一百多年的呂宋島都被“后明”給奪了。
這個“后明”強盛如此,而且還咄咄逼人,四處用兵,實在讓大越君臣憂心不已!
如果他們的鄭主已經謀朝篡位,那倒是可以北面事大,當安南國王也好,當安南都統使也罷,總歸是有活路的。但鄭主是忠臣啊!雖然之前的幾代鄭主弒殺了好幾位黎皇,但這不等于鄭主對黎家不忠......那些被弒殺的黎皇不都給好好埋了?而且新上臺的皇帝也還姓黎啊!
所以鄭主還是忠臣,最多弒君,不可能篡位的。
可現在的麻煩好像靠弒君是湖弄不過去的,必須得篡位......因為黎家和朱家那是死對頭,朱皇帝怎么可能放過黎家人?從廣東、廣西傳來的消息,大明朱皇帝已經召集了五萬日本兵,五萬廣東兵,五萬廣西兵,還拉上了高平莫氏、宣光武氏、廣南阮氏,總共發兵二十萬要來滅國了。
想想真是急死人啊!
所以這些日子,清化城這邊就總出祥瑞,一會兒是粉撲撲的白象現世,一會兒是海里撈上來的石斑魚肚子里有什么“鄭根王、安南興”,一會兒則是天上往下掉“黎亡鄭興”的石板......
而鄭根這個老頑固卻始終不為所動,昨兒還選布自己請的西洋援兵已經到了清化港口,還給安南帶來了西洋火器,又命令大家伙兒今都要來迎接。
也不知道過來的西洋援兵多不多?西洋火器厲害不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