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儒家清教徒!(求收藏,求推薦)
“天哪,這是一座棱堡嗎?”
查理.高夫到底是原裝的不列顛奸商,見多識廣,年輕時還參加過歐洲大陸上的戰(zhàn)爭,自然知道經(jīng)過改建的揭陽縣城是什么貨色了。
這是一座相當簡易的棱堡!
城墻外堆了填了泥土的草袋,還壘出了斜面——這種“沙袋墻”的防炮能力極強,別說紅夷大炮了,就算拉來一門二十世紀的“意呆利炮”,也奈何不了!
而在揭陽縣城的東、南、北三門外,都用沙袋壘出了“三棱臺堡”......就是地盤大,上層小的“三棱臺型”的堡壘。防炮能力同樣逆天!
而在揭陽縣城的西北、西南兩角,還修起了兩座同樣是三棱臺壯的炮壘。
而在揭陽縣城的東北、東南兩角上,則用草袋堆出了兩個小型的三棱臺堡壘。
紀大寶雖然沒在歐洲打過仗,但他是菲律賓漢人,打小就生活在馬尼拉的圣地亞哥“百年堡壘”外,而且在臺灣時候也天天能瞧見安平城堡。
所以當下就接著查理.高夫的話往下說:“領事,這座城堡一定是照著熱遮蘭城的樣子修建的吧?倒是有幾分神似了,可終究沒有西洋工程師指導,只是徒具其形。”
“沒有西洋工程師指導嗎?”查理.高夫放下千里鏡,回頭看著紀大寶,“你知道?”
紀大寶點了點頭,很肯定地說:“當然了,領事先生,我一直在留意揭陽的情況。”
查理.高夫卻皺起眉頭,“這座堡壘只是用了最廉價的建材和最省人工的建筑方法......也許它不能在風雨當中屹立百年,但是面對敵人的炮火,它的表現(xiàn)一定會勝過熱遮蘭堡和那座修了一百年都沒修好的圣地亞哥堡。”
“有,有那么堅固?”紀大寶還是不敢相信。
查理.高夫卻非常肯定地點點頭,他指著一座最近的三棱臺堡對紀大寶說:“你看那座三棱臺堡......它的外形不是三角臺(,而是三棱臺,而且堡壘外圍挖了遲滯敵人前進的壕溝,還豎起了木柵欄。
另外,每兩座三棱臺堡之間的距離都非常合理,可以形成交叉而且覆蓋的火力!
所以我敢保證,設計這座城堡改建方案的工程師,一定精通數(shù)學!”
紀大寶想了想,自言自語地說:“那人一定是諸葛三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