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來奇襲了!(求月票,求訂閱)
一月十三日,朱仙鎮。
在環繞朱仙鎮而設的清軍車壘防線附近,大清和吳周雙方的攻殺,正如火如荼的展開。
昨天晚上,吳周軍借著夜色掩護和火炮的支援,也照葫蘆畫瓢,用盾車、大車,還有塞進了泥土、碎磚、木塊、棉布還有其它一些東西的麻袋和草袋,拼出了一個可以遮擋槍彈、炮彈的環形防線。
兩條環形防線之間的距離很近,只有七八十步,趴在兩條環形防線后面,架起火槍都能勉強夠著對方了。
這種打法,看著都有點像一戰的塹壕戰了!
不過戰術戰法的變化和武器裝備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糖藥”的燃速大約是黑火藥的八倍,爆炸產生的殺傷力遠遠不是后者可比的。而且糖藥還很容易用來制作煙霧彈——只要改變硝糖比例即可。所以當糖藥武器稱霸戰場時,陣而后戰的戰術自然會被依托土木工事的打法所替代。
吳周和大清兩家現在都沒有足夠的白糖可以揮霍,當然會更重視“戰場防糖”措施了。
而迅速的在前線修筑簡易的土木工事,顯然是最有效的“防糖”手段。所以無論是吳周的軍隊還是大清的八旗新軍,現在全都是“土木系”了。
所以在朱仙鎮之戰中,清軍用車壘加壕溝加土墻的辦法困住吳周軍,而吳周軍則用上了差不多的手段。
于是在朱仙鎮戰場上,就出了“土壕”對“土壕”和“開花彈”對“開花彈”的場面。
當然了,兩邊的開花彈都不是“很甜”,都是黑火藥彈和糖藥彈混用的。不過吳周這邊的“糖”放得多一點——畢竟吳周“家里有糖”。
而清軍的糖雖然放得少,但是他們的黑火藥威力較大——那可是在康熙學霸的親自督促下造出的顆粒狀黑火藥,威力比普通黑火藥強了不少。
兩者這么一抵消,雙方擁有的火力其實是差不多的。但是吳周這邊卻是占著主動,又有內線作戰的便利,方便集中火炮。所以在吳周軍主攻的北線,他們的火力是有壓倒性優勢的。
上百門用來發射超口徑彈的小口徑臼炮,被擺在了吳周軍用盾車、大車、麻袋、草袋堆出來的防線后面。每門小口徑臼炮旁邊,都有幾名炮手在忙忙碌碌地操作。將鐵錘裝的鑄鐵炮彈好像雨點一般的拋射向清軍的車壘。每一枚鑄鐵炮彈在清軍的車壘中炸開,在吳周軍的陣地上就能激起一陣歡呼。每個吳周軍官兵的士氣都高漲到了極點。
不過清軍那邊也不是只挨炸不反擊。
他們沒有配備小口徑臼炮,因為康熙皇帝嫌棄它們的射程太短,所以沒有裝備,而是給手下配備了威武將軍炮作為發射開花彈的利器!
這種火炮的射程雖然挺遠,但是不能發射超口徑彈,而且重量比較大,挪動起來不很方便,射速也不夠快,而且裝備數量也比較少。
所以在炮戰中處于明顯的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