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推行科舉制,推廣漢文儒學教育
但考慮到還沒倭國本土語言和文字還沒完全消除,所以,按照朱由校的要求,在一百年內,倭國的士子、民眾來大明都讀書或者求職都還是有門檻的,甚至倭人目前還不能在大明本土做官。
朱由校這樣做自然是為了避免心懷異心的倭人竊據帝國權力。
推行科舉制只是朱慈煒在倭國進行漢化的第一步。
接下來,朱慈煒還要在倭國進行分田的事。
這自然又激起了倭國貴族的不滿,毅然發生了幾次叛亂,好在最后都被悉數平定。
倭國貴族徹底失去特權地位。
大明因此在東瀛徹底建立起一個沒有地方貴族的平民社會,且因此使得倭國平民收入大幅度提升,而使得倭國出現了經濟復蘇。
大明本土銷往東瀛的貨物量也得到大幅度增加。
而在完成分田之后,朱慈煒按照朱由校的指示,要做的只是鞏固在東瀛重新建立起的統治體系。
首先,朱慈煒繼續嚴厲打擊有野心的倭國貴族,基本上一經發覺誰有野心,就直接處死。
砰!
砰!
砰!
……
每一天,江戶城內新設的行刑臺都會處斬一批企圖獨立和復辟的倭人貴族。
其次,朱慈煒還下令要求所有倭人易發易服,并禁止倭人講習倭語,且勒令各級官府用威逼利誘的方式銷毀倭國本土文化符號,增設漢文學堂,給倭國平民普及漢文儒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