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沒選錯

          魯王和朝廷開戰之后, 不少賊匪也跟著作亂,他們不挨著邊疆, 戍守的兵馬不多,立即就吃了大虧,讓山匪進村傷了人, 最后還是宋節度使施以援手, 將周圍的賊匪剿了個干凈。

          冀縣知縣道:“今年要收不少的流民, 流民進城需要糧食, 還可能帶來時疫。我們也得仔細著些,不要總讓別的州來幫忙?!?br/>
          這樣的時候, 誰都有一堆事要安排。

          縣尉應聲。

          其實幾個州、縣都商議好,但凡這時候需要幫忙,只要知會一聲, 尤其過些日子面對流民和時疫,光靠一兩個州、縣無法做好, 大家齊心協力才能渡過難關。

          幾乎是同時,身在潞州的宋啟正更在與昭義節度使議事。

          大戰一開始, 魯王就將幾個州的糧食都征做了軍糧,當地百姓攜老扶幼地奔逃, 尤其是最近潞州、澤州、商州外都擠滿了流民。

          昭義節度使道:“近一些的澤州不讓流民進了,因為朝廷在澤州布兵,怕魯王的人手混入流民之中,澤州城門一關,所有人都盯著潞州了。”

          宋啟正道:“朝廷那邊是什么意思?”

          若是朝廷答應讓潞州收流民,至少會調撥些糧食。

          昭義節度使搖頭:“我們的公文早就遞過去了,一直沒有答復, 皇上……現在只顧得對付魯王?!?br/>
          對付魯王就要有足夠的軍需,皇上恨不得一鼓作氣將魯王拿下,調動了太多兵馬,人吃馬喂一日要消耗多少?便顧不得其他了。

          “不至于, ”宋啟正道,“大齊建朝這些年了,庫中還是有糧食的?!?br/>
          要么皇帝覺得這是小事,要么就是不想給北方糧食,也不排除有人在其中讒言,現在皇帝如同驚弓之鳥,對各處的節度使都存著一分防備。

          昭義節度使道:“我們怎么辦?”

          宋啟正也算看了清楚,加上這些日子與鎮州時常通家書,與宋羨也有過公文往來,心中拿定了主意:“人命是大事,有些人千里迢迢來到這里,早就已經支撐不住了,再耗些日子,恐怕要傷了不少性命?!?br/>
          “北方幾個州、縣都在急著秋收,糧食不一定夠用,但也顧不得那么多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