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梁襲免費閱讀 > 第五百三十九章 偶遇

      第五百三十九章 偶遇

          蕾父聽聞此事,知道英法肯定認為是德國人搞事情,于是向芬妮道別,前往聯合調查組總部,在路上恰巧遇見了梁襲。蕾父希望梁襲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可惜梁襲看法與英法一致,德國人賊喊做賊。有意思是的,聯合調查組至今還不知道馬爾已經落到美國人的手上。相比馬爾的價值,斯科爾不值一提。

          美國人都吃上肉了,你們還在搶肉湯。

          ……

          或許蕾父真的是偶遇梁襲,他讓司機先送梁襲回公寓,路上兩人聊的話題基本和馬爾與黑暗會有關。梁襲獲悉了黑暗會和歐盟之間的關系。歐共體和歐盟不同,歐盟在93年正式成立,當時只有六個國家,分別是德國、意大利、法國、盧森堡、比利時與荷蘭。發展前期并不算順利,主因是東德并入西德之后,西德經濟和社會體系遭受重創。諸如挪威等國家雖然遞交了申請,通過了申請,但是人民否決了加入歐盟的提案。

          歐盟的發展很艱難,巴爾干沖突,歐債和預算危機都是官方需要面對的難題。每個國家始終存在反對聲音,即使加入了歐盟,仍舊有聲音反對歐盟的舉措。比如歐元,布置反應部隊等等。官方負責解決和緩解這些問題,黑暗會則處理提出和激化問題的人。

          歐盟成立之前黑暗會先行出現,德意法三個國家中的三位有影響力,擁護歐盟理念的人成立了黑暗會。他們也是黑暗會的基石,由他們來吸納更多歐洲強勢人員和家族加入黑暗會。這些人在這三十年時間內賺的缽滿盆溢。伴隨他們的壯大,黑暗會跟隨著壯大。歐洲官方對黑暗會的發展持消極態度。為什么大家那么在意馬爾呢?因為馬爾極可能掌握有黑暗會基石人員的資料,一旦資料曝光,對歐盟整體傷害極大。

          蕾父的這個說法并不新鮮,是目前網絡上對于出現在臺面上黑暗會話題的一個猜想。蕾父告訴了梁襲他不知道的一些有趣信息,也就是沉默者計劃。沉默者計劃根本不是德法英三國聯合行動計劃,而是英國單獨行動計劃。

          英國在歐盟中的話語權很小,付出的代價很大,這是英國脫歐的一個原因。英國的沉默者計劃開始實施后不久,德法敏銳察覺到不對,于是就與英國情報部門聯系。既然被發現了自己吃獨食,英國開放沉默者計劃,讓德法人員一起參與到計劃中去。

          第二個有趣的事,沉默者小隊失聯之后,數月之內陸續在歐洲各地發現特工們的尸體。有意思的點在于,死者中沒有一位是英國特工。德法認為是英國人的陰謀,英國人肯定不承認,你得拿出證據來。就如同德國人硬把斯科爾接到德國,還上報斯科爾被歹徒挾持,你不同意?你把證據拿出來。

          德法犯了一個大錯,他們認定是英國人搞鬼后,對英國情報系統進行調查,對沉默者小隊進行調查,發現英國人也在花費大量的資源尋找沉默者小隊,當時他們認為英國人欲蓋彌彰。在事情持續了將近一年時間,英國人從約翰郡附近找到了十二具尸體,全部是英國特工成員,也就是說英國特工是集體遇害,集體掩埋。尸檢報告為中毒,死亡時間在沉默者小隊失聯前后。

          德法浪費了將近一年時間調查英國,再回頭尋找沉默者線索,已經不知道如何入手。

          蕾父的說明將戰爭主體完全勾勒出來。起始原因是英國脫歐,德法等不滿,只能是不滿,而黑暗會則能搞七搞八。英國也不是沒有準備,展開了反黑暗會的沉默者計劃。德法根本不知道這個計劃開始了多久,中途發現后要求加入,理由:黑暗會是全歐洲的敵人。

          看似德法和英國干上,但在英國特工尸體被發現后,德法陷入了迷惘,他們不知道敵人是誰,不清楚英國在沉默者事件中有沒有撒謊。要得出答案,要么是馬爾開口,要么是斯科爾開口。現在馬爾不知所蹤,斯科爾在德國被歹徒救走。這讓英法兩國對德國產生了懷疑。

          梁襲道:“聽起來好像是德國和英國之間必有壞人。”

          蕾父慢慢將茶杯放下:“我想聽聽其他看法。”

          梁襲道:“在情景現場謀殺案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人最有可能是真兇。真兇預謀過場景,計算過時間,甚至背誦過臺詞,在案發后的調查中,他是嫌疑最小的人。就以柯南的一系列案件來說吧,雖然是影視作品,但劇中有一定邏輯道理。”所謂情景現場謀殺指的是預謀,設置好一個地點,設置好一個時間將目標殺害。這類謀殺案兇手不是利用逃脫現場來脫罪,而是賭無法指證他。

          四個人在包廂喝酒,有一個人被毒死,根據現場情況,死者尸體情況,可以肯定兇手在包廂中。假設死者是B,大家知道A與B有深仇大恨,從犯罪心理學來說,A反而不會利用這個場景殺人。C和B也有仇恨,但外人不知道他們有仇恨,C使用情景現場殺人對自己非常有利。還有一個可能,兇手就是死者,他為了誣陷某人而布局。

          蕾父聽不太明白,期待看梁襲,梁襲道:“法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