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嘉靖男兒
什么解放閑散宗室,什么一條鞭法,什么鼓勵工礦,什么開放海商,還有什么研制火器啊,改革兵制啊,經濟戰(zhàn)啊,以及莫名其妙的引進物種充實地產,與西番交流數(shù)算軍器為我所用之類的。
零零碎碎,有的看起來像回事,有的則極其幼稚,有的異想天開,有的卻又很有道理。
也不知道一個十七歲少年是怎么想到如此之多的,所學駁雜的簡直令人駭然。
雖說殿試策文要求切直務實,但能實在到這地步的,也真是罕見。
不知過了多久,嘉靖皇帝提朱筆,分別在三份試卷上寫下了“第一甲第一名”、“第一甲第二名”、“第一甲第三名”。
如此三鼎甲試卷交給司禮監(jiān)掌管,讀卷官便又回到文淵閣,開拆其余所有試卷,將姓名依照名次填入黃榜。
只有三鼎甲的試卷依然彌封,要到明天傳臚大典之前,才會在御前拆開,并當場填入黃榜。
有很多傳說,講的就是在這個階段,拆開三鼎甲試卷后,皇帝覺得狀元名字不好,就臨時換了狀元云云。
在大臣百般勾心斗角,將最終名次定下的同一天,所有參加了殿試的三百二十五考生都去了國子監(jiān)。
為的就是領取官方發(fā)放的大紅袍,用來明天穿戴,眾人大體上都比較放松,充滿著喜氣洋洋的氣氛。
反正殿試不會淘汰人員,到了明天就真正算是登科了,然后便可以開始官場生涯。
十年苦讀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人生四大喜之金榜題名,說的就是明天啊!
也就個別一些更有追求的人,可能還有點忐忑心事,不知道能否得償所愿,得到理想的名次。
在會試中秦德威不起眼,但殿試中他就是風云兒了,寫了一萬字把自己寫到虛脫的人,有史以來就這么一個。
如果不是昨天躺了一天,又年少恢復快,秦德威今天還未必有精神來國子監(jiān)領大紅袍,
很多人都找秦德威問東問西的,秦德威也就隨口應付著。
陳鳳忍不住就問:“你出了這么大一風頭,大概會是什么名次?”
秦德威人間清醒的說:“三鼎甲不可能,那是大佬的自留地,我大概也就二甲前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