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正抓耳撓腮求知若渴時,有人大笑三聲道:“論及此詩源流,此乃齊梁體變種爾!” 便見此人站了出來,對著周圍拱拱手道:“在下松江府生員何良俊,只是初至南京,人生地不熟...” 王逢元木然的站在人群外,看了看百無一用豬隊友,又看了看何良俊。 別人家大作、豬隊友、閱讀理解...恍惚間,感覺宛如昨日重現。 何良俊又與人敲定了明日南市樓街的招待,這才開始解說:“本人最近恰好專攻《文選》研究六朝,所以才略有所得。 此詩源流脈絡,應該是致敬六朝蕭繹的《春日》,就是春還春節美,春日春風過這首,疊的是春字。而墻上這首,疊的是芳字。 從風格特征來看,更像是效仿六朝齊梁體,而不是春江花月夜。所以原作者才會感慨,六朝派詩人竟然不識此詩源流,實在是諷刺之極... 這位小學生才力超群,絕非常人也!我們是費盡心思搞創作,而他可能只是無聊之余的炫技而已。” 徐居云無語,魏國公想要的就是話題度,這種胡里花哨的炫技東西,話題度不就有了? 又看了看王逢元王公子,想幫也幫不上了。不是我軍無能,奈何敵軍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