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救人的思路
吳氏憂愁的說:“未來生死不知,何時是個頭?若有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之事,又情何以堪。”
秦德威就勸道:“等明白各方形勢后,我有辦法先消除天子的殺意,先保馮大人無性命之虞。然后再慢慢等待時機,運作馮大人出獄?!?br/>
嘉靖皇帝生是想把馮恩論死罪的,也許是生氣了真心有殺意,也許是想借著馮恩死罪為由頭考驗大臣。
要想要消除天子的殺意,也沒別的辦法,就是讓馮恩兒子馮行可出面賣慘。
當街做大孝子,血書、叩闕、攔轎、捆綁什么的,全都安排上,一天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多幾次。
這個“孝“字,嘉靖皇帝還是吃的。畢竟對嘉靖皇帝來說,“孝”就是他最重要的人設(shè),也是他的政治基礎(chǔ)。
若沒這個“孝”作為政治倫理,他怎么發(fā)動大禮議?
若沒有“孝”字,他憑什么將親生父親凌駕于弘治皇帝之上?憑什么追認親生父親為父皇?
所以秦德威的思路很明確,首先等見到馮老爺時,給馮老爺指點一條最簡單快捷的路子。如果馮老爺肯照辦,分分鐘出獄并官復(fù)原職。
當然,馮老爺大概率不肯照辦的話,那就只能仿照原有歷史采取笨辦法,先讓馮行可去賣慘,保住馮老爺小命。
再之后,走一步看一步,見機而作了。
其實秦德威也不是沒有辦法,嘉靖皇帝不就是想借著馮恩案考驗當今大臣們對大禮議的態(tài)度嗎?
假如找另一個更好的案子呈現(xiàn)給嘉靖皇帝,那么嘉靖皇帝肯定就懶得再抓著馮恩不放了,正所謂“圍魏救趙”。
秦德威心里有素材,知道誰比馮老爺更合適作為嘉靖皇帝的“試金石”。
但這個辦法動靜太大了,連秦德威這穿越者也不敢隨便發(f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