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大明小學生起點 > 第六百六十四章 平常的一天

      第六百六十四章 平常的一天

          秦德威就提醒說:“老師,時代變了!”

          張老師古井無波的回應說:“又又又變了?”

          秦德威無視了張老師的調侃,直接說:“詩文賦文先放下,老師你要準備研究青詞?。e人或許可以躲開,但你這個禮部尚書是躲不開的!而且不寫就是罪過!”

          秦德威看似說得很不正經,其實都是對大勢的預判。

          嘉靖皇帝真正開始修仙后,便對青詞數量和質量有病態般的追求,格外上心。

          張老師內心深處對青詞還是有點抗拒,別說張老師,任何一個正常士大夫都不會多看幾眼青詞。

          張老師忍不住就抱怨說:“你整日里攛掇別人研究青詞,又不見你自己寫!”

          秦德威答道:“誰說我沒準備?我手里兩百篇青詞,各色題材都有,乃是我一個門生歸有光的嘔心瀝血之作,短期內夠用了?!?br/>
          張老師:“......”

          隨后秦德威又想起另一個問題:“老師你有沒有獲得御賜銀章?”

          張潮搖頭道:“我哪能有銀章?一般只有內閣大學士才有,偶爾也有極其個別其它大臣獲賜?!?br/>
          銀章就是皇帝賜予大臣的私人印記,確實非常稀少,而且是與密疏制度相輔相成的。

          如果有不方便公開的話要說,奏疏就可以不署姓名,然后蓋上銀章封住,讓嘉靖皇帝通過印記辨別是誰。

          或許有人要問,密疏有這么重要?在別的時候不好說,但在嘉靖朝非常重要。

          講究權術的嘉靖皇帝本人極為重視密疏,甚至將密疏制度重搞了一遍,制定了許多條框要的讓大臣們遵守。

          而且在實踐中,密疏攻訐成為嘉靖朝最重要的黨爭工具,甚至也是皇帝了解外朝動向的信息渠道。

          打個通俗易懂的比方,一般奏疏相當于五百年后的工作群發言,而密疏就相當于與領導私聊,獲賜銀章就相當于加上了領導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