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尚書張潮、雙學士秦德威、首輔夏言、戶部尚書王以旂,仿佛每個人都只做一件事,最后卻拼成了一張大網。 在今天之前,顧璘算是自己的人,但如果去當了應天巡撫,那又算是誰的人? 嚴嵩知道,自己如果這時候還強推顧璘為少詹事,只會讓嘉靖皇帝認為是胡攪蠻纏,從而感到厭煩。 只怕連顧璘自己都對秦德威開出的條件動心了,那嚴閣老還能怎么辦?只能無奈隨大流說:“臣附議!” 如此顧璘的最終命運被決定,進入廟堂的節奏遭到打斷了。 他只能繼續去當巡撫,只不過這是一個很特別的、不會讓他不滿的巡撫。 這時又有王廷相出來說:“當初顧璘被舉薦為少詹事,但被暫時擱置。如今顧璘另有遷轉,那少詹事又應當以何人補上?” 大臣們不由得看向秦德威,一個候選人顧璘退出了,那就只剩另一個候選人了。 現在大家都明白,這是秦德威勢在必得的東西,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