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李瑕 > 第850章 廉訪司

      第850章 廉訪司

          其實李墉、李昭成也是一大家子,但李昭成卻不覺得有什么不方便,欣然點頭應下。

          家事說過,李瑕自然而然又換作公事公辦的語氣,道:“交代你一樁差事。”

          “好。”

          李昭成與李墉眼下并沒有正式的官職。

          他們身份在那里,李瑕若能成事,太公與長公子自不失皇親之爵;若不能成事,就當作逆賊的九族一起被誅而已。

          李墉雖無官職,做的事類似于副相,具體說像是參知政事,不坐堂、不知印,并議政務。

          李昭成今日之前則類似于中書舍人,也不坐堂,領命做事,時忙時閑。

          若有必要,他當然也能領具體的官職……

          “我準備發行紙鈔、興修關中水利,此兩樁事牽扯巨利,難保沒人中飽私囊。你來籌建一個衙門,叫‘廉訪司’吧,類似于監察御史,監督是否有官員在其中上下其手。”

          李昭成算是有能力的,但也看和誰比,在普通人里他是佼佼者。與陸秀夫、奚季虎、秦九韶這種可怖的天才相比,就顯得有些平庸了。

          此事李瑕與陸秀夫也說過,陸秀夫當即應了,回去便擬了一個折子,反而能把整件事給李瑕說透。

          而李昭成則需要李瑕仔細說清楚。

          “此事你與陸秀夫合力來辦,具體的事務他會處理,由你為主官,意在表明不論是誰敢伸手,臨察都有處置之權。另外,輿情司、磨勘院可配合你們調查、審記,同時互相監督……”

          若做個類比,李瑕想要的這個機構有些許類似于宋的御史臺。

          說到御史臺,唐代御史官員分為臺官、垣官,臺官監察官員,垣官勸諫皇帝。到了宋時,臺垣便合并了,只能監察官員,不能再管皇帝。

          為了讓皇帝安穩,挑動臣僚相斗,又規定監察官員若百日無所彈劾,須撤職罰俸。

          這也是宋廷內斗日益激烈的因素之一,所謂“政紊于廷,日削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