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太學生
李瑕聽了那鏗鏘有力的說話聲,走了進來,找了個位置坐下,放下了背簍,要了壺茶水。
時人介紹自己喜歡說年紀,為了“序齒”,也就是排長幼年紀,好相互稱呼。
這陳宜中三十八歲還是個太學生,聽起來可能有點窩囊。
但李瑕明白,人家是大宋后備役的官員,就是放在后世,也絕不是一般的博士或博導能比的。
再看大堂上的反應,想必陳宜中是太學中拔尖的學子之一,在這個年紀能做到這種程度,可稱得上是青年才俊了。
李瑕知道這些,是因聽聶仲由說過一些太學之事。
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
外舍生交“齋用錢”才能在官廚就餐,貧者減半;內舍生和上舍生免交。
至于上舍生,又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可釋褐授官,中等準予免禮部試,下等準予免解試。
太學能培養出大量的官吏,且太學生還有上書言事的資格,因此,太學也是朝中各派官員角逐之地。
程元鳳的意思,自然是安排李瑕入上舍。
李瑕若愿意聽安排,安安穩穩地在太學讀上三四年書,確實很可能“前途不可限量”。
這條通天大道肯定比當武官要安全、穩當得多,以后當個大官,等宋亡了再一投降,說不定一輩子也能平平安安過去。
只要忍得了受些氣……
這些念頭一閃而過,李瑕回過神,轉頭又看向那說話的陳宜中。
“丁大全,字子萬,鎮江人,此人生來一張青色臉皮,如鬼如蜮。與其同樣相貌者,有唐代大奸臣盧杞,曾以私隙殺楊炎、擠顏真卿于死地、激李懷光使叛……傲狠背德,反亂天常,播越鑾輿,瘡痍天下!”
話到這里,滿堂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