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連襟
他舉起一枚令符,語氣澹澹地自報家門。
“控鷹衛(wèi)百戶,崔文。”
這百戶是怯薛軍百戶,若調(diào)任地方便是千戶也做得。何況控鷹衛(wèi)初立,眼下還未開始立功。
兩名校尉見令符,連忙行禮。
“控鷹衛(wèi)校尉劉曒、劉虔通,見過百戶。”
他們行禮時行的已是蒙古禮,鞠躬時右手放在胸前,上身微躬,左手下垂,向崔文低頭以示恭敬。
這一代人出生起就在蒙古治下,自記事起就以蒙古為尊。能互相這樣行蒙古禮其實是一種榮耀。
崔文受了一禮,道:“控鷹衛(wèi)初建,諸事尚未籌備妥當(dāng),指揮使已立即遣我等南下,可見對鈞州之事重視,往后你等受我調(diào)遣。”
“卑職不明白,百戶為何是這樣……悄然而來?”
崔文道:“因為我只需你們在明面上探聽風(fēng)聲、搜集證據(jù)。哪怕真查出了真相,也須裝作不知。明白嗎?你們是給河南官員、以及潼關(guān)那邊的李瑕看的。”
話說到這里,崔文指了指自己,又道:“若查出了與李瑕走私之人,由我來安排,將計就計,滲透關(guān)中。”
劉曒道:“卑職明白了,一明一暗兩條線,百戶好生高明。”
“是指揮使高明,陛下圣明。說說吧,官面上河南是何情形……小股的走私禁不掉,但張家那么多的車馬過境,若說河南沒有官員包庇,我絕不信。”
“有嫌疑的很多。”劉曒道:“當(dāng)時董文炳在開封、邸澤在鈞州、董文忠在洛陽,皆有嫌疑。”
劉虔通道:“城外有商旅過境,一應(yīng)文書憑據(jù)俱全,官員居城中不知情很正常。但洛陽離潼關(guān)最近,治下有人屢次與李瑕走私,董文忠卻不知,這怕是說不過去?”
“若是收買了關(guān)城值守,趁夜過境,董文忠未察覺也有可能。”劉曒道:“鈞州每每走私鐵器,冶鐵坊一查便知之事,邸澤卻說不知。老鼠都踩到他臉上了,他看不到?太可疑了。”
“邸家與李瑕有仇,不太可能反。要我說,是整個董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