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觀望

          “先生此言何意?”

          敬鉉道:“山東李璮不足與謀,然也。其人狂妄,大汗數次征調諸路兵馬,他俱是詭辭不至,截留鹽稅、高價買馬、擁兵自重,汗廷為何不處置他,真未察覺到其野心?再者,楊正卿為何急著聯絡趙宋?

          漠南王身為南征主帥,遲遲不能滅宋,大汗已極為不滿……往后兩三年,大汗、漠南王及蒙古各宗王、趙宋,諸方角逐,局勢難明,楊正卿、李璮等人便是在賭,賭形勢變化。”

          張柔沉吟起來。

          張延雄問道:“太寧先生,這與李瑕之事何干?”

          敬鉉道:“這便是老夫所言‘拿住李瑕與情報’,比如,明年鉤考局南下,形勢若不利,東翁可斬李瑕頭顱并情報交與大汗告發,不僅可湮滅罪證,還可受汗廷信任;而若漠南王渡過此劫,正好空出手收拾山東李璮,東翁則向漠南王告發,滅李璮,再立一功。”

          張柔點點頭,深以為然。

          敬鉉又道:“還有一種可能,但……極渺茫。”

          他嘆息一聲,方才說道:“北方世侯若沒有充分的把握,絕對不肯輕易舉兵,但窺測時勢者眾多,批評朝政亦是頻繁。若是,漠南王遭廢黜、汗廷以暴政治中原、宋廷大敗蒙古且極力主戰、蒙哥汗聲望大跌、金帳諸王四分五裂……介時,世侯或將群集起事,大帥則可借此情報、盟約,吞并別路諸侯、自主中原。”

          “這不過是萬一之數,幾無可能。”

          “是啊。”敬鉉道:“言而總之,將李瑕與情報拿在手中,則李璮、王文統父子拿不住大帥把柄,反是東翁拿著他們的把柄,可靜觀其變矣。”

          “太寧先生所言極是,張五郎庸才,該早問先生才是。”

          張柔站起身來,道:“既如此,我親自去山東西路一趟,拿下李瑕。”

          “東翁親自出馬,那小賊子定是無路可逃。”

          “先生年邁,不必去了。張延雄、沈開、明義,你們準備一番,隨我走一趟。”

          “是……”

          既談完了,張柔遂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