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蜀人
“若官家下詔,他不往,那便是叛了。”
“可官家還未下詔,不是嗎?”
張玨搖了搖頭,自飲了一杯酒,猶覺心中疑問沒得到解釋。
蔣凱揣著酒杯,問道:“老夫不識得李節帥,只問安撫使一句,近年這些事,換旁人可能做得到?”
“做不到。”張玨道:“說句狂言,論川蜀將才,除了李節帥與王將軍,沒有人比得了我。若蒙軍再入蜀,我沒把握守住,更遑提叫成都百姓安居于平地。說到這個,當初李節帥說遷民下山,我本以為是為了減少朝廷掣肘。但若……我實在不愿作叛臣賊子……”
蔣凱擺了擺手,不欲多言。
“我心中為難,蔣老可有良策教我?”張玨又問道。
蔣凱于是轉過頭,看著香案上的牌位,喃喃道:“安撫使不去問別人,卻偏跑來問老夫。老夫卻希望,還有能如安撫使這般為難的機會。”
張玨聞言,有些不解。
“想起余帥當年賦詞自述啊。”蔣凱嘆道,“一片英雄膽,七尺丈夫軀。皇天生我,不知此意竟何如?”
張玨漸漸聽懂了,之后發現,其實在來之前,自己心中其實已有了答案。
是夜,他回到府中,卻得知有一信使已等在偏廳,相見之后,遞過了一封李瑕的信。
……
“君玉兄見信如晤,近日得臨安來信,再招我還朝,我等治蜀方有成效,必不往。兄若聽聞我有不臣之心,不必理會,只管保治下安泰。且看廟堂諸公,有膽逼反我等否?近來忙碌,待年節過后,往成都面談。”
句句都是平白的語言,并未找人代擬。
張玨看后,卻是心中猶疑盡釋。
程元鳳的長信說的很多,詞氣誠切,但表露出的態度……就像是對當今大宋天子毫無信心,深恐天子掌握不住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