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川西

          李瑕對楊大淵這個名字并不陌生。

          去歲,楊大淵曾隨蒲擇之攻克劍門關,之后死守關城,直到宋軍箭灘渡、靈泉關大敗,他無力再守劍門關,才撤回大獲城。

          那一場大戰中,蒲擇之分派出去的諸位大將,如劉整、段元鑒、楊大淵等人之中,楊大淵是打得最好的一個。

          但如今蒲帷再提起這個名字,已深為鄙夷。

          “當時,楊大淵斬殺王仲,伯父還大贊他的忠義,沒想到……呵。”

          李瑕道:“想來在那一刻,楊大淵還是想與大獲城共存亡的。怕是到后來,實在守不住了?”

          “具體的情況已探不到了。。”蒲帷搖了搖頭,道:“除了他長兄楊大全早年在敘瀘戰場上殉國,楊大淵家族皆在大獲城內,想必是為保全家小吧。總之蒙軍招降了大獲城已是鐵一般的事實,如今已兵進青居城,一路耀武揚威。”

          “這樣的大將投降,對局勢的影響很壞吧。”

          “非常。”

          蒲帷深吸一口氣,緩緩道:“楊大淵歷任夔州路馬步軍總管、兼管勸農營田事節制、屯戍軍馬制置使、東路安撫使、金州都統、知閬州。

          余帥在時,命楊大淵修筑篷州運山城、命王堅將軍修筑大獲城。后有感于大獲城、釣魚城是蜀中重壘,移王堅將軍守釣魚城,移楊大淵守大獲城。

          合州釣魚城是重慶府屏障,蒼溪大獲城則是‘蜀口’,是防御蒙軍由川北南下東川之重要通道。

          可以說,川中八柱之中,大獲城之重,僅在釣魚城之下。楊大淵一旦降蒙,首先便使嘉陵江防線全盤崩潰,進而影響到渠江防線……后果不堪設想。伯父探到消息后,言‘蜀中防御,或將毀于大淵之手’。”

          蒲帷很想要告訴李瑕,蒲擇之正面臨著的,是何等困厄處境。

          但語言始終沒能淋漓盡致地表達出蒲擇之的內外交困,上被朝廷猜忌,下遭大將叛變,對外有蒙古大汗親提十萬大軍殺來,對內已被架空了兵權無法自如調度。

          李瑕閉上眼,仿佛能看到那個老人撐著病體勉力支撐的樣子。

          他并非沒有選擇,只須在朝中安心任禮部尚書,不接手川蜀這個燙手山芋即可。

          蒲帷說到后來,對楊大淵的恨意愈發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