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史家
史樟不過是個十七歲的少年,平日故意附庸風雅,但偶爾還是忍不住稍顯出心中的想法。
他說完,自知失語,但對方只是一個小道士,倒也無妨。
史樟笑了笑,擺手道:“好了,不與你這小道童閑聊了,走了。”
孫德彧看著他施施然然向外走去的背影,猶自不解。
“三四十年?就算萬一我成了掌教,能比作長春真人,你卻要當成吉思汗不成?龍虎相會,牛皮吹得真大……”
~~
那邊史樟回到家中,立刻便到書房見了史天澤。
“怎去了這般久?”史天澤背對著史樟,正負手看著墻上的地圖。
“若孩兒只見過張真人便匆匆回來,旁人便知孩兒有事尋他。因此又找了個小友閑聊了一會。”
史天澤頭也不轉,淡淡道:“話雖不錯,但你老莊之學接觸得多了,做事散漫,往后還能做到雷厲風行嗎?”
史樟一愣,頗受啟發,行禮道:“父親教訓的是。”
“阿藍答兒竟真敢動趙璧。”史天澤沉吟道:“去歲那件事,趙璧是知情者,萬一將我供出來……”
“依孩兒所見,趙經略使當不至于這般愚蠢。”史樟道:“今日阿藍答兒扣押趙經略使,罪名是‘克扣軍賞’,倘若趙經略使敢供出父親,反是叛國之大罪。再者說了,他深陷牢獄,唯一能指望的便是父親。”
“事關史家存亡,不可以常理度之。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是,孩兒不敢大意。”
史天澤道:“我與趙璧共事多年,他是否克扣軍賞我最清楚。阿藍答兒動他,只因他是漠南王的人,且是漢人。”
史樟道:“但我們史家不同。祖父于成吉思汗時便歸順大蒙古、父親你則是窩闊臺汗的漢軍三大帥之一,我們史家從未受過漠南王提拔。”
“但漠南王以漢法治漢地,我們親近于他……此事,大汗心知肚明。”史天澤緩緩道:“阿藍答兒并非不想動我,只是忌憚我手中的兵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