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讓權
開了年,這已是第三位主將了。
朝廷怎么說就怎么打,無甚好想的。
汪大頭隱隱還覺得, 眼前這易將軍、李知縣比朱安撫使打仗還更可靠些。
“張都統是被俘的,朱安撫使怕是明知自己不會打仗,所以才交權了吧?”他心想道。
果然,帳中安靜了一會之后,諸將紛紛拱手道:“我等聽令。”
大家顯然全都認為安撫使這位文官,不如長寧軍主將更擅指揮。
本以為這場軍議就要這樣波瀾不驚地結束。
不想,易士英竟是命人端上一疊功勞冊,沉聲道:“那好,本將今夜便來核實軍中餉額,以及近日來諸位的表現。奮勇殺敵者賞;退縮不前者罰;克扣軍餉者,嚴懲不殆……”
李瑕站在易士英身后,目光落向瀘州軍諸將,仔細審視著。
這支川軍稱得上精銳,軍紀可以說是不錯。但大宋將領們中飽私囊的風氣當然也有,且很多。
這風氣是從開國起便有的,太祖皇帝兵變稱帝,對兵權很是忌憚,曾說過“朕選擢將校,先取其循謹能御下者,武勇次之”,表示喜歡“循善恭謹”之人。
當時王全斌平定后蜀,加害百姓,大肆貪墨,縱情享樂,滿朝文武一致請處以極刑,宋太祖卻對其既往不咎。
到了高宗朝,名將張俊克扣軍餉、侵占地田,僅靠租房收入便年收錢七萬余貫。家中金銀堆積如山,為防止被偷,于是鑄成大銀球,起名“沒奈何”,意為賊也推不動。
如今的呂文德富到何等程度,李瑕也已稍有窺見。
要控制兵權,要整合兵馬,肅軍紀是最快也最危險的辦法。
一方面,能把軍中蛀蟲盡快清除,使勇武者迅速歸心。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嘩變。
果然,帳中馬上騷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