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流民

          此時說的“如此地步”四字,指的是李瑕奪得漢中,而不是立了多大功勞。

          李瑕懂楊果,遂道:“當時說的‘六百里山川’讓楊公誤會了,如今這三千六百里河山,楊公可信我?”

          楊果撫須而笑,道:“三千六百里河山,可惜人口太少了。”

          “正有意請楊公主理此事。”

          李瑕于是說起漢中的免征之策、說起關中的戰亂……

          楊果與韓祈安不同,文人氣重得多。

          換句話說,理想主義、浪漫情懷更多……

          他不會考慮此事要耗費多少錢糧,是否會引來宋廷猜忌,聞言已激動起來。

          “敢問阿郎有多大決心?”

          “不論能遷來多少人口,我的決心都大到能包容他們。”

          “一石田租太高了。”楊果起身,上前兩步,問道:“一畝地年交五斗田租,可否?”

          李瑕已能看到韓祈安在搖頭,遂道:“此事,不可朝令夕改。但我保證,不論是關中來的,山西來的,必與漢中百姓一視同仁。”

          楊果又問道:“阿郎不怕有蒙軍細作混在其中?”

          “不怕。”李瑕道:“當然,我們也該有諸多防范細作的辦法,如嚴格的戶籍制度、收繳武器。”

          “若宋廷與蒙古和議,再啟‘南人歸南,北人歸北’之議又如何?”

          這是一個頗嚴重的問題。

          宋廷必然想與蒙古和議,只看蒙古想或不想。

          一旦他李瑕能守住漢中,蒙古便有可能與宋廷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