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鄉紳
李瑕也不意外,問道:“我的職田便是在他手上?聽說慶符縣,甚至敘州的許多田地、茶場都是他家的?”
房言楷沉吟道:“我到慶符尚未滿兩年,張家卻已在此間十載,素來德高望眾。我等為官一縣,欲使政令通達、治理鄉里,皆須他襄助。”
“是嗎?”
“張遠明出身綿竹張氏,唐名相張九齡之弟張九皋之后,遠祖為漢留侯張良。他五世祖張演,乃名臣張忠獻公之堂弟。”
“張忠獻公?”
“高宗朝名相張浚,建炎南渡之后,正是張忠獻公任川陜宣撫處置使,起用名將吳玠吳武安,抗擊金兵,保全蜀地;
綿竹張氏還有張宣公,乃忠獻公之長子,與朱子、呂成公并稱‘東南三賢’,朱子也稱其“學之所就,足以名于一世”。淳祐初年,官家祀孔廟,將其同祀于石鼓書院七賢祠,為‘石鼓七賢’之一。”
李瑕聽著,漸漸不耐煩。
房言楷卻還在說,無非說這綿竹張氏還有哪些人,如張浚之孫張忠恕曾任戶部郎官;張浚之五世孫張縉任御史中丞,乃當世名儒云云。
“房主簿,這與我替張遠明運糧何干?”
“張遠明乃望族……”
“我也是望族,我遠祖李耳,祖宗里還有李信、李廣、李虎、李淵、李世民。”
李瑕隨口胡縐了一句,出了縣城。
……
到了符江東面的營盤,李瑕安排了諸多事務之后,與韓祈安再次聊起了張遠明。
韓祈安撥弄著算盤,道:“張家至少有存糧三千八百石,比縣糧倉還多。”
“這批糧食,我要全收繳了。”
“張遠明必不肯,他這兩年筑墻結寨、請了些護院,自以為能自保。”韓祈安道:“而糧食運進城,只要一被包圍那就不是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