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里的梆聲日復一日響著,清早時韓承緒漸漸習慣在務公前捧上一杯香茗。 泡的是很便宜的茶葉,他卻覺得日子愈發有盼頭。 “待阿郎成了親,巧兒也該過門了。” 韓祈安瞇著眼,在圖紙上標注著建城的進展,漫不經心道:“小丫頭年歲還小,阿郎的意思是說不急。” “不小了。” “好在阿郎娶的是高氏郡主,能對巧兒好。早些晚些的反倒是其次。” “說來,你與巧兒她娘皆是美姿儀,小丫頭卻是……”韓承緒搖了搖頭,苦笑不已。 韓祈安道:“長開了便好,元娘小時候也是這般。” “你又何曾見過巧兒娘小時候?” “父親忘了?那年陵川詩會我便見過她一次,我十歲,元娘八歲,個子小小的,黑黑瘦瘦……” “以寧啊。”韓承緒嘆道:“可有想過續弦?” “孩兒身子骨不好,罷了。” “身子骨慢慢養便是了。” “要不了多久蒙軍還會攻蜀,又非太平時節,豈有這等心思?” “仗再打,日子總得過下去。”韓承緒未再勸兒子什么,喃喃道:“算來,阿郎的戰功快要傳到臨安了,莫要被調離了慶符才好。” “阿郎命我給丁大全寫封信……” 公房中,父子倆話到這里,縣衙的小吏黃時敲門進來。 “兩位先生,知縣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