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玠擁兵自重,不知事君之禮,請陛下出其不意而招之。” “陛下莫非慮余玠手握大權,招之不至乎?” “臣度余玠素失士心,必不敢來……” 余玠死后,竟還有人想為余玠鳴冤。 這些年,趙昀只覺可笑,堅決不愿平反余玠,一直到去歲蒙古大軍壓境,才不得不為激勵川蜀士氣,追復了余玠的官職。 但趙昀心底里依舊不認為自己錯了。 余玠若無異心,何必自盡? 那一杯毒酒,世人說冤,但分明就證明了余玠的狼子野心…… ~~ 是日,在云頂城、釣魚城、凌宵城等地,一批批的軍民收拾了最后的行李,準備搬離。 一塊牌位被人捧起。 “余公啊,走吧。” “兄臺這……可是識得余公?” “曾居余公幕下。” “且容在下一拜……兄臺可知余公當年為何自盡?” “不知,但我推測,公亦無可奈何。” “此話怎講?” “余公自知入朝必死,不愿大宋再有岳武穆之冤案;若奉召不往,又恐朝廷討伐,將士自殘;進退維谷,遂有人勸余公,唯降蒙一途,余公或是憂慮久則生變,唯一杯毒酒……受牽扯者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