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果撫須道:“謀官之事,阿郎既未寄望于程元鳳,亦無拉攏他的打算。但他若是派遣大量官員接替川蜀官員又如何?” 李瑕道:“就讓他試試,看能不能做到……” “既如此,我為阿郎給程元鳳、江春各擬一封回事?” 楊果知道李瑕不擅詞藻,少有親自擬文章,準備替李瑕擬封回信。 “多謝楊公了。” 楊果遂鋪開紙墨,提筆寫了回信。 他曲辭華美,富于文采,但通篇下來,無非也只一個意思。 不去臨安。 ~~ 巧的是,這日李瑕不僅得到了臨安消息,也收到了北面的消息。 廉希憲已重返長安。 他家亦是大族,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其父布魯海牙,其長兄廉希閔,三弟廉希恕皆已在蒙古任官,與他劃清界線。 但他還是帶來了他的妻小。 廉希憲也有兩個妻子,畏兀氏與完顏氏,如今已有三子二女,長子廉孚已有八歲。 能一路歸來,除了他在北地頗有人脈,也因忽必烈主力如今并不在燕京。 李瑕對此沒有多問。 他知道以廉希憲的能力,既然敢攜妻帶子過來,便是安排好了不會牽連到家中父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