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最后的契機
西域不僅有忽必烈的同胞兄弟旭烈兀,還有他的敵人。雖然他的敵人如阿里不哥未必是我們的朋友,但西域必然有我們的朋友。
這是最后的契機,這是我們繼續扭轉戰略地位優劣的最后一段時間。等汗位之爭結束,則機不再來。
當忽必烈平定蒙元,回頭南顧,河西走廊、河套、燕云十六州這三個地方至少要有兩個在我們手里,我們才有防守的可能。去年那一戰還不夠警醒嗎?如果不是忽必烈掉頭去打阿里不哥,四面受敵守得住嗎?那等阿里不哥沒了,還要四面受敵嗎?!”
“……”
秦王府議事堂中,李瑕長篇大論到這里,大概也是有些火氣,勐地把一封信拿起來摔在桌桉上。
“為何阿魯忽給我回信了我就要去玉門關?為何以我秦王之尊要去會盟一個區區察合臺汗國的可汗?因為阿魯忽不在乎誰是蒙古大汗,他只在乎他能成為西域之王。他能背叛阿里不哥,也就能背叛忽必烈,只看誰能給他更多利益。若說他要長久地成為西域之王需要養寇自重,我就是那個寇。你們叫我別去?董文用,你來說,你會允諾給阿魯忽什么利益?”
董文用出列,道:“臣……”
“你不是想不到,你是沒有這個權力。或者你來當秦王,你來作主。”
“臣不敢……”
韓祈安感到背后被人輕輕捅了一下。
他沒回頭,但猜是奚季虎要他說點什么。
“王上,臣有幾點疑惑。”韓祈安出面道:“王上剛才說敵軍從玉門關到涼州只需要半月,但臣若沒記錯,沿途甘州、肅州、沙州、涼州,共計還有八千左右兵力。”
“分散到各個關城又有幾人?長城破敗,擋得住蒙元騎兵嗎?”
“那王上以一百人前往玉門關,又何濟于事?臣等并非是反對連通西域,而是擔憂王上之安危,太過冒險了。”
李瑕問道:“我何時說過我只帶這一百人去冒險?我一直說的是需要一百能保護我的精銳。”
“王上欲帶幾人?”
“多多益善,最好有五萬人,但要快。這樣吧,我抽調走所有黃河、潼關駐軍。你們十天內調集三十萬石糧草到鞏昌府,其余我自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