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東,城墻下一片吆喝聲響起。 蒲擇之抬眼看著夜色下的城頭。 他面沉如水,顯得成竹在胸,但其實他眼皮跳得厲害。 在世人眼里,他是大宋朝的禮部尚書、是文弱老懦,應該龜縮后方施謀用略。 但他打起仗來,能比武人更血性、更冒險…… 蒲擇之不是沒嘗試過更穩妥的辦法。 年初,他也曾上奏請求更多的援兵,朝廷回復他“今處處風寒,皆當援增,又豈止于川蜀?” 這大宋朝確實是“處處風寒”了,兩淮、京湖,甚至是兩廣皆已處在蒙軍攻勢之下,除了臨安行在,何處無戰火? 蒲擇之細思之后,反而更堅定了收復成都的決心。 成都系川蜀安危,不可不復。川蜀系天下安危,收復成都之心不可不堅。 因此,渡過沱江之后蒲擇之毅然下令,不帶輜重,全軍日夜疾行,搶攻成都。 銜枚疾行至城下,宋軍不休整、不造攻城器械,趁夜立刻發動了攻勢。 一千死士脫掉盔甲,僅以繩索拋上城頭,開始攀城。 在夜里值守城頭的多是蒙古漢軍,完全沒想到宋兵會來,未及反應,已有宋軍士卒攀上城頭,亂刀斬下。 慘叫與殺喊聲并起。 “殺啊!復成都!” ~~ 黃甲奎一刀劈下,血糊了一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