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欺軟怕硬
鹽引賈似道見得多了,但此時看著手中那一張精美的票據,臉色漸漸凝重。
這票據不大,比金銀關子還要小上不少。
“紙質倒好。”
“該是桑穰。”廖瑩中是印書世家出身,最是懂這些,道:“桑穰常作典籍書冊書頁之用,質地敦厚。”
賈似道點點頭,瞇著眼,看著這交引上的龍紋花欄,中間是“憑條取敘州鹽五斤”幾個字,旁邊是數個印章,最下面則是奇奇怪怪的符號。
“近年來,四川鹽價極為穩定,這鹽券看似只是交引,但近來已有入蜀行商者將其當錢鈔使用,平章公……”
“我明白。李瑕沒那么多金銀銅幣發川陜的金銀關子,若徑直流通紙幣,無人信他,且一遭擠兌便能毀掉他的威望。這鹽劵則不同,既與承平初年之交引相類,世人皆會用。又與交子類似,兌換更為便捷。這,是他造紙幣的第一步。”
“是,那邊井鹽量高,擠兌不了。鹽價又穩,短短月余,蜀民已對這鹽劵十分信任。”
“私鹽呢?蜀地的私鹽販子在做什么?尸位素餐不成?”
“平章公也知道,李瑕治下,官鹽價本就不高,私鹽利小卻須鋌而走險,少有人販。”
“那就運大批浙鹽入蜀,壓低四川鹽價。”
“請平章公三思!江南物價沸騰,而四川鹽價本低。此舉只怕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那就買……”
賈似道話到一半,想到國庫尚且支用不足,憤而將手里的鹽劵揉成一團用力擲出去。
“給我設法偽造川陜鹽券。”
“是……”
賈似道搖了搖頭,忽道:“那妖妃到漢中了吧?你說,也許李瑕縱情聲色之際,已死在王翠刀下。”
“平章公亦說過,不過是招不費事的閑棋,又何必寄于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