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不悅,卻還是強忍著痛楚,道:“我知道……段興智是想搶你的功勞。” 戰事雖過去了,也先還要處理后續。 首先就是定功過。 …… 楊淵在這一次的應對當中,表現得極為平庸。 以四千人、六千人追剿小小一支宋軍,本該分兵圍堵、扼守各個要道,防止宋軍流竄。楊淵卻始終不肯分兵,傻呼呼地帶著全部兵力跟在后面追,徒費糧草。 當然,段實做得更差。推卸主將之職、將追剿之事全然丟給楊淵;借機排除異己、陷害高瓊;棄統矢城而逃、幫宋軍迷惑也先。 但段實已經畏罪自殺了,考慮到段氏在大理國的影響力,這次罪責還是該全部推到楊淵頭上。 唯有高瓊,對大蒙古國最是忠心,表現得最是亮眼。 受冤枉之后不起怨懟,收復統矢、救回也先、殲滅宋軍…… 這些結果擺在這里,一眼便知。 也先道:“放心……等元帥回來,我會……為你表功。” “謝將軍。”高瓊道。 他四肢俱廢,不能行禮,卻還是在也先的榻邊深深彎下腰,低下頭,顯得非常恭敬…… ~~ 大理城。 “稟總管,入寇的宋軍已被剿平了。”